《明英宗实录》勘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2:37
【摘要】:明英宗时期是明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既继承了“仁宣之治”的荣光,又拉开了宦官乱政的序幕。英宗前期虽有“三杨”辅政,但随着王振乱权和“英宗北狩”,朝政渐露衰败之象。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明英宗时期是明代由盛世转向衰败的转折点。《明英宗实录》是研究此时期最为重要的史料。实录中对“土木之变”、“英宗北狩”、“南宫复辟”等重大事件的原委皆有记载,可谓之“国史”。《明英宗实录》的通行版本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1962年影印出版的台本。台本《明英宗实录》是以馆本(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红格抄本)的晒蓝本影印而来。馆本虽然是比较好的版本,但其中的错误不少。史语所在1930年到1961年长达三十年时间里对《明英宗实录》进行校勘和整理工作,并出版了单行本的《明英宗实录校勘记》。此校勘记共出校勘记近两万条,是关于《明英宗实录》勘误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校勘工作以对校为主,多个版本同校勘底本相对校,通过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写成校勘记。对校旨在逐字逐句对照,只求还原史料的本来面目,而不校是非。所以台本校勘记内容虽然极为详实、全面,但仍旧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如今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不仅曾经难以获得的珍本古籍通过影印出版得以“重现天日”,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全文古籍检索数据库也不断涌现。文集、墓志铭、传记、年谱、方志在勘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文集中收有大量奏疏;墓志铭、传记可勘正实录的人物传记;年谱对于谱主的生平记载尤为精细,且收录与其相关的奏疏和诏令;方志中含有其他史料缺乏的品级较低官员的传记和诏令、奏议,亦有很高的勘误价值。他校法是以征引他书的史料来校《明英宗实录》,实录史料极其广博,需征引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考证。带有“通”性质的史料如《续文献通考》、《明会典》于他校中广泛使用。本校法可在无资料征引时使用,可理清史料的时间线索。通过新史料和新方法的应用,对实录中的错误类型和致误缘由做出分析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8
本文编号:274892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治忠;;历史研究电子资源运用的兴利除弊[J];史学月刊;2015年01期
2 杨战朋;;论陈垣校勘四法对梁启超校勘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04期
3 何孝荣;;太监王振与明英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王毓蔺;尹钧科;;《明史》正误四则[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5 钱茂伟;;《明实录》编纂与明代史学的流变[J];学术研究;2010年05期
6 徐道彬;;论戴震的校勘学成就及其影响[J];徽学;2008年00期
7 徐露;《明史·职官志四》订讹[J];史学史研究;1998年02期
8 王宏凯;;《明史·诸王世表》名讳、谥法勘误[J];文献;1990年02期
9 王宏凯;《明史·职官志正误一则》[J];史学月刊;1984年03期
10 胡守为;;陈寅恪先生的考据方法及其在史学中的运用[J];学术研究;198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艳霞;《明英宗实录》奏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宋晨静;《明英宗实录》人物传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晨;明代邸报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禚荣原;明代奏议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韩慧玲;明英宗“北狩”史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薛惠媛;段玉裁校勘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8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74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