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兵员:明末大旱与农民战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19 07:36
  本文采用投影叠加的方法,区分灾区与非灾区,并因此将明代末年的旱情划分为四个阶段,再将各个阶段农民军的活动与旱情关联,遂发现以下事实:灾区能够为农民军提供足够的兵员,却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所以,农民军必须进军非灾区。非灾区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却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兵员;所以,农民军常蛰伏于灾区与非灾区之间。总之,农民军既要有足够的粮食,又要有足够的兵员,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官军及民团武装所歼灭。在此两点之间保持平衡,就成为农民军的战略出发点,也成为决定农民军胜败的关键。 

【文章来源】:史林.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粮食与兵员:明末大旱与农民战争的关系


天启七年至崇祯六年旱灾与农民军的活动

崇祯,旱灾,农民


崇祯十年至崇祯十三年旱灾与农民军主力的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明末“流寇叛乱”的新视点——评吉尾宽《明末の流贼反乱と地域社会》[J]. 卜永坚.  史林. 2002(03)
[2]甲申前后北方平民地主阶层的政治动向[J]. 秦晖.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3)
[3]明末农民起义与紳士阶层的反应[J]. 山根幸夫,冯佐哲.  晋阳学刊. 1986(02)



本文编号:3089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89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