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政治景观——《升仙太子碑》与武周及中宗朝的洛阳政局
发布时间:2021-03-29 16:02
图像和景观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及其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治景观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不但受到最初景观或者图像建立者本意的影响,还受到时过境迁带来的新历史背景和新的政治干预的影响。圣历二年(699)在洛阳缑山所立的升仙太子碑,与武周政权的政治宣传关系密切。武周政权倒台后,神龙二年(706),位高权重的安国相王李旦率自己的王府僚佐来"修正"此碑。通过对这一"政治景观"的修正,其政治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最初建立这一景观的时候,是为了武周政权的合法性鼓吹,那么之后李旦的修正,则是对武周政治遗产的否定。如果考虑到数年后李旦集团政变的史实,这些跟随李旦在升仙太子碑上刻上名字的僚佐们,无疑又通过这样一个宣誓性的仪式,向自己的府主呈上了投名状。不论这一景观的观众是武周君臣、中宗君臣、相王僚佐,还是普通百姓,其纪念碑性的内涵,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让我们不得不对作为政治景观的图像进行更多的反思。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升仙太子碑》碑阴题记 (3)
二、《升仙太子碑》碑阴题记所见武周后期的政治局势
三、额首的《游仙诗》与武则天对延长政治生命的渴望
四、碑阴题记所见的相王集团
五、余论:流动的政治景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情与矫情:反思图像文献在中古史研究中的使用[J]. 孙英刚. 学术月刊. 2017(12)
[2]嵩洛访碑小记[J]. 耿朔. 艺术品. 2017(10)
[3]节愍太子墓《升仙太子图》考——兼论薛稷画鹤的时代背景[J]. 王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试论唐中宗时期的诸武势力[J]. 唐华全. 中国史研究. 1996(03)
[5]张易之、张昌宗到底是武则天的什么人[J]. 郭绍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4)
本文编号:3107802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升仙太子碑》碑阴题记 (3)
二、《升仙太子碑》碑阴题记所见武周后期的政治局势
三、额首的《游仙诗》与武则天对延长政治生命的渴望
四、碑阴题记所见的相王集团
五、余论:流动的政治景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情与矫情:反思图像文献在中古史研究中的使用[J]. 孙英刚. 学术月刊. 2017(12)
[2]嵩洛访碑小记[J]. 耿朔. 艺术品. 2017(10)
[3]节愍太子墓《升仙太子图》考——兼论薛稷画鹤的时代背景[J]. 王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试论唐中宗时期的诸武势力[J]. 唐华全. 中国史研究. 1996(03)
[5]张易之、张昌宗到底是武则天的什么人[J]. 郭绍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4)
本文编号:3107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0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