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如何被表述的——攀枝花地区三国文化遗存口述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6:21
  在对攀枝花地区三国文化遗存的考察基础上,本文以口述史研究的方式对当地三国文化遗存与历史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所搜集到的当地口述材料进行分类,分析话语是如何作为历史传播媒介的;然后,对这些话语背后的隐藏信息进行了深层次剖析,讨论了公共历史是如何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族群文化被建构,个体又是如何在群体历史中发挥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史学定义不同的"客观性",讨论了意义被赋予与确立的过程。 

【文章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叙述”历史:攀枝花三国文化遗存的不同角色
    (一) 作为历史遗迹的三国文化遗存
    (二) 作为传说载体的三国文化遗存
    (三) 作为文化资源的三国文化遗存
二、阐释历史:历史的不同定位
    (一) 当蜀汉政权走向西南边陲:作为政治文化的公共历史
    (二) 当南中地区遭遇“外部世界”:作为族群文化的公共历史
    (三) 集体与个体:相对于“族群文化”的个体力量
三、意义建构:客观性的定义、意义与批判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许茨社会世界意义结构探究[D]. 张国富.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32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32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