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辽金时期佛教徒的焚身供养

发布时间:2021-04-12 12:02
  佛教焚身供养之风延及辽金时期仍未断绝。辽金时期僧俗焚身需要预先获得政府批准,焚身过程有一套严密的宗教程序,焚身活动往往由个人行为演变成群体性宗教狂热,并常常伴随诸种祥瑞。焚身供养虽与儒家主张相背离,但辽金时期的焚身活动仍然受到部分社会成员的肯定。由于违背中国文化传统和佛教戒律,焚身供养最终走向沉寂。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焚身供养的由来
二、辽金史料所见焚身供养
    (一)焚身供养原则上需取得政府的同意,未获准者往往强行焚身
    (二)焚身需要经过周密准备,履行一整套庄严神圣的宗教仪式
    (三)焚身供养往往由个人行为演变成一场规模浩大的宗教活动
    (四)僧人焚身前后,往往有诸种祥瑞相随
    (五)由于笃信佛教和僧尼焚身的带动,金代俗家信众也有焚身供养者
三、辽金时期各界对焚身供养的态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知礼“结忏焚身”事件始末看大悲忏的制定与流行[J]. 秦瑜.  宗教学研究. 2014(01)
[2]敦煌《法华经变·药王菩萨本事品》及其反映的“真法供养”观[J]. 张元林.  敦煌学辑刊. 2013(04)
[3]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J]. 石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01)
[4]烧身供养与舍利信仰[J]. 林鸣宇.  佛学研究. 2008(00)
[5]解州版《金藏》募刻的重要文献——雕藏经主重修大阴寺碑考释[J]. 王泽庆.  文物世界. 2003(04)
[6]焚身留心弘佛法──记北周益州沙门释僧崖[J]. 向世山.  文史杂志. 2000(01)
[7]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J]. 刘浦江.  佛学研究. 1996(00)



本文编号:313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3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