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明哲保身”辨正
发布时间:2021-05-19 16:22
欧阳修评价晏殊"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其中"明哲保身"一词历来被曲解为欧阳修对乃师的批评,并以此作为对晏殊一生之定评。而事实上,在欧阳修以及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富贵""优游"与"明哲保身"一样均无贬义。"明哲保身"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是朱熹充分肯定的一种修养。"明哲保身"者,不仅要尽心国事,犯言直谏,而且还要大公无私,这与后世理解的所谓圆滑处世、自私自利没有丝毫关系。以此解读"明哲保身"一词,才能破除过去对晏殊"居官油滑"等的不当评价,还晏殊以"刚俊""鲠峭敢言"之本来面目。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2019,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晏殊平议——兼论晏殊作品的评价问题[J]. 邵明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2]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J]. 陈元锋. 文史哲. 2012(05)
[3]范仲淹与晏殊[J]. 劉德清. 宋代文化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196072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2019,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晏殊平议——兼论晏殊作品的评价问题[J]. 邵明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2]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J]. 陈元锋. 文史哲. 2012(05)
[3]范仲淹与晏殊[J]. 劉德清. 宋代文化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196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9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