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卫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6 13:03
  汉代卫尉承袭于秦,而有自己的特点,其职能除主要宿卫皇宫外,还衍生出其他一些职能,其秩禄等级亦非一成不变,均与当时的政治发展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选充卫尉者从其社会背景如籍贯、出身等方面看,虽无明显的规律可循,但亦可从中窥见某些特点,如各州部之间和同一州部各郡国之间分布不均衡,又相对密集;从卫尉任职者的家庭背景及教育背景,似可看出良好的家世和教育对卫尉任职者的选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统计、归纳和分析,不难发现,汉代卫尉的选任和迁转,虽非一成不变,但其任期平均时长较短且迁转大多在中央官大系统之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卫尉一职的特殊地位以及当时帝制政治发展的需要。汉代卫尉活跃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之中,在汉代一些政治斗争尤其是宫廷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一把双刃剑,或护卫皇权,或为权臣效命,或功成名就,或身败名裂。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今人专著
        2.期刊论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汉代卫尉的源流
    (一)秦时的卫尉
    (二)汉承秦制——卫尉的流变及其特点
        1.汉代对秦时卫尉的继承
        2.汉代卫尉的流变及特点
    (三)汉代卫尉的秩禄等级与职能
        1.卫尉的秩禄等级
        2.卫尉的职能演变
二、汉代“正史”所见卫尉任职者社会背景
    (一)人物考辨
    (二)籍贯分布状况及其分析
        1.汉代卫尉籍贯分布概况分析
        2.汉代卫尉籍贯分布特点分析
    (三)家庭出身
    (四)教育背景
三、汉代卫尉选任、迁转情况
    (一)总体概况
    (二)选任迁转特点及原因分析
        1.选任迁转情况分析
        2.任期情况分析
四、汉代卫尉在历次政治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一)历次政治事件中的卫尉
    (二)卫尉的角色定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宫省宿卫的四重体系研究[J]. 曲柄睿.  古代文明. 2012(03)
[2]秦汉郎中令与卫尉的权力分野——以《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载刘章击杀吕产事为切入点[J]. 曲柄睿.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1(01)
[3]秦汉九卿源流及其性质问题[J]. 卜宪群.  南都学坛. 2002(06)
[4]秦汉卫尉六百石以下属官吏考论[J]. 孙福喜.  商丘师专学报. 1999(05)
[5]东汉中央直辖军的改革[J]. 黄今言.  安徽史学. 1996(02)
[6]秦汉官吏制度研究[J]. 葛生华.  兰州学刊. 1995(02)
[7]秦代中央军的组成和优势地位——兼说秦兵马俑所反映的军制内涵[J]. 黄今言.  文博. 1994(06)
[8]简论秦汉军制的特点及其影响[J]. 黄今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2(01)
[9]汉“卫尉八屯”小考[J]. 朱绍侯.  南都学坛. 1991(03)
[10]略论秦汉中央三级保卫制[J]. 朱绍侯.  南都学坛. 1989(04)

硕士论文
[1]出土印玺所见秦汉的官制[D]. 孔永红.郑州大学 2010
[2]秦汉京师治安制度研究[D]. 谢彦明.首都师范大学 2005
[3]东汉皇宫宿卫制度试探[D]. 张云华.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1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51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