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户初探——兼谈医户与医学教育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30 17:14
  元代创立"诸色户计"制度,并按照职业属性,将从医之家固定为"医户",以保障医疗资源的供给。医户归太医院统领,政府设立官医提举司和官医提领所等专门机构管理医户,并给予医户减免赋役的优遇。医户须参与地方三皇庙和惠民局机构的建设、维护与运行等地方事务,政府要求医户提供医学生员,但与传统的家学以及师徒传授相比,医学教育并未成为时人习医的主要途径。此外,从医户制度也可窥得北方游牧制度与汉地制度的融合。 

【文章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医户设立的基本情况
二、政府对医户的管理
    (一) 主管医户的机构及相关规定
    (二) 国家对医户赋役负担的规定
三、医户与地方事务
    (一) 医户与三皇庙
    (二) 医户与惠民药局
    (三) 医户与东岳庙
四、医户与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元代医户的义务和权利政策[J]. 辛元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2]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J]. 李治安.  中国史研究. 2005(S1)
[3]元代的医疗习俗[J]. 陈高华.  浙江学刊. 2001(04)
[4]元代的东岳崇拜[J]. 陈高华.  首都博物馆丛刊. 2000(00)



本文编号:3258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58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4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