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网中的“德物岛”海域
发布时间:2021-06-30 22:14
唐高宗出兵百济时的"德物岛"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中的"得物岛",在不同语境中的地理指向并不相同,分别指的是今韩国大阜岛和德积岛。但就地理学范畴而言,"得物岛"实际上应该就是"德积岛",由于唐时中国人对朝鲜半岛的海洋地理认知不清晰、信息来源不确定、信息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史籍中"德物岛"和"得物岛"这两个音同字异的名字,以及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地理指向。这正是"德物岛"在当时的东亚海上交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直接体现,"德物岛"海域是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德物岛”的地理位置
二、“得物岛”的实际地理指向
三、不同语境中的“德物岛”与“得物岛”
四、“德物岛”海域: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八至九世纪东亚交易航线考察[J]. 朴天申. 唐史论丛. 2008(00)
[2]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J]. 魏存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1)
[3]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以唐与新罗关系为中心[J]. 拜根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唐代“登州海行入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J]. 樊文礼.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2)
[5]公元8~9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J]. 孙光圻. 海交史研究. 1997(01)
[6]“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 韩昇. 历史研究. 1995(03)
[7]登州与唐代的海上交通[J]. 樊文礼. 海交史研究. 1994(02)
[8]隋唐时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认识的再扩大[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02)
硕士论文
[1]试论新罗遣唐使朝贡道的几个问题[D]. 金光明.延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8593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德物岛”的地理位置
二、“得物岛”的实际地理指向
三、不同语境中的“德物岛”与“得物岛”
四、“德物岛”海域:唐代东亚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八至九世纪东亚交易航线考察[J]. 朴天申. 唐史论丛. 2008(00)
[2]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J]. 魏存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1)
[3]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以唐与新罗关系为中心[J]. 拜根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唐代“登州海行入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J]. 樊文礼.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2)
[5]公元8~9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J]. 孙光圻. 海交史研究. 1997(01)
[6]“魏伐百济”与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J]. 韩昇. 历史研究. 1995(03)
[7]登州与唐代的海上交通[J]. 樊文礼. 海交史研究. 1994(02)
[8]隋唐时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认识的再扩大[J].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02)
硕士论文
[1]试论新罗遣唐使朝贡道的几个问题[D]. 金光明.延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8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58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