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晚明士风的一项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02:13

  本文关键词:陈继儒——晚明士风的一项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陈继儒,松江华亭人,是晚明名声甚隆的士人,在一举乡试不第后,由于晚明科举制度弊端、王学、松江地区传统及陈继儒家庭与个人的原因,便绝意科举,一面过着闲适隐逸的生活,创作小品,一面为谋生计,仍至名宦家坐馆授徒,游走天下。诗文唱和、文人往还之际,与当时名宦多有交往,与当时诸文学流派亦多有联络,从而得致高名,为时人所推崇,俨然文坛主盟。但陈继儒身后名却经历了重大变化,乾隆以后,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临川梦》为代表,朝野出现了对陈继儒的批评,陈继儒遂由晚明小品文领袖一变而为山人代表,从而反映出清代王朝性格与学术思想逐渐走向整肃的时代转变。而陈继儒尽管绝意仕途,但经世思想却未尝抛却,不仅救荒济民,倡导改革赋役,加强海防,以维护松江地区的稳定,从而大体奠定了地方精英、社会领袖的地位,他还通过书函方式,关怀朝政,狷者救世。关于陈继儒,在学界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其生存的时代背景,而通过陈继儒与东林人士的比较,勾勒出晚明在野士人救世的另一图景。陈继儒本人既隐又显的复杂身份,显示出晚明时期,教育水平提高与国家制度的紧张关系,显示出中国古代士人与国家关系逐渐疏离的趋向。
【关键词】:陈继儒 晚明 科举 山人 东林人士 狷者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目录5-6
  • 引言6-10
  • 第一章、陈继儒绝意科举考论10-22
  • 一、陈继儒绝意科举时间考辨10-11
  • 二、陈继儒绝意科举原因探析11-20
  • (一) 陈继儒举业之途探讨11-12
  • (二) 陈继儒绝意科举的制度方面原因探讨12-14
  • (三) 陈继儒绝意科举学术背景探讨14-17
  • (四) 陈继儒绝意科举地区传统背景探讨17-18
  • (五) 陈继儒绝意科举家庭与身体原因探讨18-20
  • 三、晚明弃衿之风的社会与文化指向探讨20-22
  • 第二章、陈继儒山人考辨22-40
  • 一、陈继儒之隐逸与坐馆23-26
  • (一) 陈继儒之隐逸23-24
  • (二) 陈继儒之声名24-26
  • 二、陈继儒与晚明山人26-32
  • 三、清代陈继儒山人称谓的赋予32-38
  • 四、小结38-40
  • 第三章、陈继儒经世研究40-56
  • 一、陈继儒经世思想与立德、立言40-44
  • 二、陈继儒与晚明松江社会44-48
  • 三、陈继儒与晚明党争48-54
  • 四、小结54-56
  • 结论56-57
  • 附录57-72
  • 参考文献72-76
  • 后记76-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艳丽;;陈继儒与李渔比较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随红侠;清代“投匿名文书告人罪”律例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元元;陈继儒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千红;《明史·艺文志》著录《稗海》等31部小说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微微;陈继儒旅游活动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艳丽;陈继儒序体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杨晓芳;陈眉公诗歌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少青;心灵的映像—隐逸文化与明代山水画风的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群;论明代儒生与皇权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陈继儒——晚明士风的一项个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7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