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受贿罪惩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19:12
本文关键词:唐代受贿罪惩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受贿腐败是历代王朝统治的痼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吏治的清明与否直接关系到各个朝代的兴衰。我国历代统治者为了为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断施政举措来惩治受贿腐败。唐代之前,我国古代社会在治理受贿罪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唐代在前朝惩治受贿罪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周密而又完备的惩贿立法体系和科学的量刑标准。唐代对受贿罪,实行刑事、行政和民事处罚相结合的处罚方式,并坚持从严治吏的处罚原则,,其前后期惩贿力度有所不同,直接影响到吏治的好坏与王朝的兴衰。总之,唐代形成的惩贿机制,在很多方面为后代各朝甚至当今时代惩治受贿罪的立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唐代 受贿罪 惩治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前言7-14
- 一、 受贿罪的界定及古代受贿罪名称7-8
- 二、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8-13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唐之前惩治受贿罪的历史考察14-18
- 一、 先秦时期14-15
- 二、 秦汉时期15-16
-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6
- 四、 隋朝时期16-18
- 第二章 唐代惩治受贿罪的立法规定18-29
- 第一节 唐代对历代惩贿立法的继承与发展18-19
- 一、 首创“六赃”18
- 二、 惩贿体系完整18-19
- 三、 量刑更加明确具体19
- 第二节 唐律对受贿行为的区分及其处罚19-29
- 一、 受财枉法与不枉法19-21
- 二、 受所监临财物21-24
- 三、 坐赃致罪24
- 四、 受人财为请求24-25
- 五、 事后受财25
- 六、 其他受贿行为25-29
- 第三章 唐代对受贿罪的惩治方式及处罚原则29-34
- 第一节 唐代惩罚受贿罪的方式29-31
- 一、 刑事处罚29
- 二、 行政处罚29-30
- 三、 民事处罚30-31
- 第二节 唐代对受贿罪的处罚原则31-34
- 一、 区分监临主守与非监临主守31
- 二、 区分枉法与不枉法31-32
- 三、 犯赃连坐32-33
- 四、 平赃原则33-34
- 第四章 唐代惩贿法律的司法实施及其影响34-40
- 第一节 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惩贿及影响34-37
- 第二节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惩贿及影响37-40
- 第五章 对唐代惩治受贿犯罪的评析40-50
- 第一节 唐代惩治受贿立法的时代进步性40-44
- 一、 立法严密、定罪明确40-42
- 二、 定罪量刑科学42
- 三、 处罚严厉42-44
- 四、 严格追赃44
- 第二节 唐代惩治受贿罪的局限性44-46
- 一、 皇权干扰了惩贿法律的有效运行44-45
- 二、 以礼入法的原则与法治之间的冲突45
- 三、 唐代法律立法方面的矛盾45-46
- 第三节 唐代惩治受贿罪的立法借鉴46-50
- 一、 完善立法46
- 二、 严格执法46-47
- 三、 拓展受贿罪的贿赂范围47-48
- 四、 降低受贿罪的立案标准48
- 五、 更改受贿罪成立的必要条件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天权;从唐六赃到明六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2 罗欣;《唐律》中之贪污贿赂犯罪初探[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3 黄明儒;浅析《唐律》中赃罪的处罚原则[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4 徐其萍;略述唐代法官责任制[J];河北法学;1987年04期
5 霍存福,丁相顺;《唐律疏议》“以”“准”字例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5期
6 刘毅然;唐代惩治受贿罪研究[J];晋阳学刊;1998年03期
7 丁之方;唐代的贬官制度[J];史林;1990年02期
8 彭炳金;论唐代官吏职务连坐法律制度[J];人文杂志;2004年05期
9 侯雯;谈唐代对官吏赃罪的惩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彭炳金;唐代官吏赃罪述论[J];史学月刊;2002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唐代受贿罪惩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