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07:17

  本文关键词:明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明朝建立后,北部边防问题始终是关乎着明廷盛衰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明廷沿北部边境设置了一系列军镇,其中,大同镇的战略地位在“九边”中尤为重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以京师防御为中心的北边防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大同“北捍胡虏以控带幽燕,南总三关以招徕晋魏,翼卫陵寝,屏捍神京,屹然甲九塞。”并且,随着明蒙实力的此消彼长而不断变化,逐渐成为明蒙对抗的主要地区。随着大同镇战略地位的逐渐上升,其防御设施也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完善,日益科学,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以长城为中心的防御体系。 目前关于长城的研究,主要是平面的、静态的研究,如起止位置、走向、长度和途经地区等,缺乏对其修建背景和防御体系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的研究;已有少量的关于某一防御体系的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古田野调查的有力支持,缺乏将史料与现存遗迹相结合的研究。更主要的是缺乏对防御体系的“动态研究”。须知某一长城防御体系不是一下子建立起来的,它的修建经过了肇建、扩张、完善和最终形成诸多阶段。 本文以洪武至万历期间的大同镇为时空背景,具体来说以“土木之变”和“俺答封贡”为限,分为前、中、后三期论述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发展变化,即: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经过了洪武的肇建;永乐年间形成基础框架;洪熙、宣德、正统的加强;景泰、天顺的初步发展;成化、弘治、正德的进一步发展,到嘉靖、隆庆的巅峰时期,最后到万历年间的最终形成,共7个阶段。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结合田野调查的收获,对其修建背景和防御体系进行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的研究,以长城墙体和城堡的变迁和现存状况为线索,勾勒出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建设、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明代 长城 大同镇 防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11-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绪论14-24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4-17
  • 1.1 选题背景14-16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16-17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7-21
  • 第三节 本文研究范围21-22
  • 第四节 本文田野调查资料来源22-24
  • 第二章 明前期明蒙关系及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24-68
  • 第一节 洪武时期的明蒙关系和山西行都司防御体系的肇建24-37
  • 1.1 洪武时期的明蒙关系及政策24-25
  • 1.2 洪武时期山西行都司防御体系的肇建25-37
  • 1.2.1 "前沿防御体系"的建设25-27
  • 1.2.2 大同镇的肇建27-37
  • 1.2.2.1 大同镇卫所制的确立27-29
  • 1.2.2.2 边防设施的修建29-37
  • 第二节 永乐时期的明蒙关系和大同镇防御体系基础框架的形成37-49
  • 2.1 永乐时期的明蒙关系及政策37-39
  • 2.2 永乐时期大同镇防御体系基础框架的形成39-49
  • 2.2.1 "前沿防御体系"的开始破坏39-40
  • 2.2.2 成祖对边防体系的调整和大同镇防御体系基础框架的形成40-49
  • 2.2.2.1 边防指挥系统的调整40-42
  • 2.2.2.2 沿边兵力部署的调整和大同战略地位的提升42-43
  • 2.2.2.3 大同镇防御设施的修建43-49
  • 第三节 洪熙、宣德、正统时期的明蒙关系和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加强49-66
  • 3.1 洪熙、宣德、正统时期的明蒙关系及政策49-53
  • 3.2 洪熙、宣德、正统时期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加强53-66
  • 3.2.1 "前沿防御体系"的破坏53-55
  • 3.2.1.1 开平失守与"前沿防御体系"的进一步破坏53-54
  • 3.2.1.2 东胜内迁与"前沿防御体系"的完全破坏54-55
  • 3.2.2 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的加强55-66
  • 3.2.2.1 总兵镇守制度的确立55
  • 3.2.2.2 卫所体制建设55-56
  • 3.2.2.3 防御设施的修建56-66
  • 第四节 小节66-68
  • 第三章 明中期明蒙关系及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68-162
  • 第一节 景泰、天顺时的明蒙关系和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初步形成68-75
  • 1.1 景泰、天顺时期的明蒙关系及政策68-71
  • 1.2 景泰、天顺时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初步形成71-75
  • 1.2.1 城堡防御设施的修缮、扩建与创修71-73
  • 1.2.2 边墙防御设施的修缮73-75
  • 第二节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的明蒙关系及大同镇防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75-97
  • 2.1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的明蒙关系及政策75-81
  • 2.2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81-97
  • 2.2.1 "守为长策"的战略防御方针的确立81-82
  • 2.2.2 卫所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82-84
  • 2.2.3 大同镇防御设施的修建84-97
  • 2.2.3.1 成化时期大同镇防御设施的修建84-91
  • 2.2.3.2 弘治时期大同镇防御设施的修建91-95
  • 2.2.3.3 正德时期大同镇防御设施的修建95-97
  • 第三节 嘉靖、隆庆时的明蒙关系及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发展巅峰97-162
  • 3.1 嘉靖、隆庆时期的明蒙关系政策及边防形势97-111
  • 3.2 嘉靖、隆庆时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发展巅峰111-162
  • 3.2.1 嘉靖初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111-116
  • 3.2.1.1 嘉靖初期修筑的边墙111
  • 3.2.1.2 "大同兵变"与"边墙五堡"的修建111-116
  • 3.2.2 嘉靖中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116-137
  • 3.2.2.1 宣达总督的确立与嘉靖中期防御体系的建设118-137
  • 3.2.3 右卫城保卫战与嘉靖晚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137-157
  • 3.2.3.1 右卫城保卫战137-139
  • 3.2.3.2 右卫城保卫战后的边防建设139-157
  • 3.2.4 隆庆时期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发展157-162
  • 第四章 明晚期明蒙关系及大同镇防御体系的建设162-176
  • 第一节 万历时期的明蒙关系政策和边防形势162-163
  • 第二节 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的最终形成163-176
  • 2.1 边墙防御设施的修建和最终形成163-165
  • 2.2 城堡防御设施的修建和最终形成165-176
  • 总结176-177
  • 后记177-178
  • 参考文献178-18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81-182
  • 致谢182-184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184-18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明大同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0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