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右商帮与贵州区域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5:11

  本文关键词:明清江右商帮与贵州区域社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贵州在建省之前分隶于四川、云南、湖广等省,直到明永乐十四年(1417年)贵州布政司建立,才正式建省,这也是改土归流的开始。这时期,我国商品交换活动的增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活动也越发活跃。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与改土归流的政策,借着地理位置的邻近与交通条件的便利,江右商们踏上了贵州这片新土地,开始辛勤耕耘。 地处黔东地区的石阡和镇远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江右商们来黔的第一站。在这里,江右商帮成就了其辉煌,他们带来了粮食、茶叶、陶瓷、纸张、布匹、木材、药材等贸易。镇远还被称作“滇楚锁钥、黔东门户”,至今保存完好的万寿宫向我们述说着这段历史。镇远直接与邻省湖南接壤,穿城而过的舞阳河源于贵州瓮安,东北流经黄平、施秉,东流经青溪、羊坪,最终至玉屏入湖南新晃。可以说,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该地的商贸发展提供了不少便利。明清江右商帮给贵州带来的不仅是商品经济的萌芽和中原文化的浸染,对于国家政权控制地方社会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贵州改土归流及明清江右商帮形成的背景出发,以石阡和镇远两个江右商帮最早到达也是江右商人最集中的区域为视角,通过对该地江右商人、商帮及万寿宫信仰体系的研究,探讨明清江右商帮对贵州区域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土客矛盾研究客商家族的本土化以及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明清时期 江右商帮 贵州 区域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导论7-18
  • 1.1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7-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关于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和万寿宫的研究10-12
  • 1.2.2 明清西南、湖广江右商帮的研究12-14
  • 1.2.3 明清贵州开发研究14-15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8
  • 第2章 自然地理与明清区域开发18-25
  • 2.1 “改土归流”在贵州18-19
  • 2.1.1 元明清以降贵州政区建置的演变18
  • 2.1.2 改土归流与政治统一18-19
  • 2.2 明清江右商帮19-25
  • 2.2.1 行走中的江右商19-21
  • 2.2.2 明清时期移民潮和贵州移民概况21-25
  • 第3章 黔东地区石阡、镇远概况25-33
  • 3.1 南通巴蜀,北接荆楚:石阡25-27
  • 3.1.1 地理区位和水陆交通25-26
  • 3.1.2 政区建置26-27
  • 3.2 滇楚锁钥,黔东门户:镇远27-30
  • 3.2.1 地理区位和水陆交通27-30
  • 3.2.2 政区建置30
  • 3.3 移民与区域开发30-33
  • 第4章 商人、商帮与信仰33-40
  • 4.1 扎地生根:客居他乡的江右商33-34
  • 4.1.1 石阡左成宪与茶叶贸易33
  • 4.1.2 镇远善贾杨茂兴33-34
  • 4.2 万寿宫——江右商帮的精神纽带34-40
  • 4.2.1 贵州境内万寿宫的分布情况35
  • 4.2.2 石阡万寿宫35-36
  • 4.2.3 镇远万寿宫36-37
  • 4.2.4 青岩万寿宫37
  • 4.2.5 许真君、万寿宫与江右商37-40
  • 第5章 江右商对贵州区域的影响40-49
  • 5.1 江右商与贵州经济40-44
  • 5.1.1 临川华家与国酒茅台40-41
  • 5.1.2 落地生根:创建家族企业王国41
  • 5.1.3 盐商产酒:开启新天地41-42
  • 5.1.4 整顿盐务:向上流动的契机42
  • 5.1.5 子承父业:光大家族事业42-43
  • 5.1.6 江右商对贵州经济的影响43-44
  • 5.2 江右商、家族与社会秩序44-46
  • 5.2.1 华家与地方公益事业44
  • 5.2.2 客商本土化44-46
  • 5.3 科举取士与文化认同46-49
  • 5.3.1 科举取士在贵州46-47
  • 5.3.2 江西人与贵州教育事业47-49
  • 第6章 土客矛盾:土著与利益49-58
  • 6.1 文化交流——汉苗面对面49-54
  • 6.1.1 文化冲突49-51
  • 6.1.2 地理差异51-52
  • 6.1.3 文化碰撞——少数民族大起义52-54
  • 6.2 汉文化对苗的影响——以苗服为例54-58
  • 6.2.1 苗族社会文化的变迁54-55
  • 6.2.2 苗服的变迁55-58
  • 第7章 结语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A 《全国万寿宫分布图》65-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明清贵州城镇的形成及其对当今贵州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方志远;;赣商与江西商业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肖文胜;蔡玉文;;江右商帮兴衰史带给新赣商的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1期

4 方兴;;明清时期的江西商人与西南矿业[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5 杨福林;徐裕良;姜舒强;;清代湘省江西商帮的组织及其运作[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杨福林;;清代湘省江西商人特点探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01期

7 杨福林;龚汝富;;晚清民国时期在湘江西商帮的分化与同业融合[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8 钟华;;明清时期江右商帮与贵州商业经济的发展[J];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4期

9 李焰;胡文丽;吴承阳;;从江右商帮的衰退——看南昌万寿宫街区的历史变迁[J];华中建筑;2009年10期

10 杨福林;刘瑾;;清末民国湘省江西商帮的分化及其原因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锦伟;江右商帮与明清江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平亮;明清南昌西山万寿宫与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1550-1910)[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江右商帮与贵州区域社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5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