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干支、十进位制和十二进位制纪时

发布时间:2022-01-04 16:50
  目前见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纪时方法,是在殷商时期盛行的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流传至今。商代大多用天干加地支纪日,也间或单用天干或单用地支纪日;商人纪日、纪月、纪年、计数均采用十进位制;商人对一日的时段划分,白天分段细密,夜间分段疏阔,时称取之于对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们的生活习俗。西周、春秋时期纪月、纪年、计数均采用十进位制;西周末至春秋时对一日的时段划分仍是不均匀的,时称名也多沿用商代,但对时称的使用已注上了等级的限制。春秋晚期至战国,纪月已采用十二进位制;纪年出现了十二进位制的"岁星纪年法"。汉代以后用地支十二进位制纪时和漏刻计时。唐宋以后流行生辰(八字)算命。战国、汉代始用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 

【文章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2019,7(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商代纪日、纪月、纪年、计数用十进位制
    (一) 干支纪日法及十进位制
    (二) 纪月用十进位制
    (三) 纪年用词及十进位制
    (四) 计数用十进位制
    (五) 一日的时段划分
二、西周、春秋时纪月、纪年、计数用十进位制
    (一) 西周纪月、纪年、计数用十进位制
    (二) 春秋纪月、纪年、计数用十进位制
    (三) 西周末至春秋时一日的时段划分
三、战国时纪月、纪年用十二进位制
    (一) 战国 (包括春秋晚期) 时纪月用十二进位制
    (二) 战国 (包括春秋晚期) 时的“岁星纪年法”, 用十二进位制
四、汉以后用地支十二进位制纪时和漏刻计时
五、生辰算命、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



本文编号:3568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568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