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8:08
本文关键词: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睿宗景云二年(711)陇右道分治为河西道、陇右道,本文所述对象即为此次分治之后的陇右道。陇右道地区主要辖鄯州、廓州、河州、洮州、岷州等境,是唐、吐谷浑、党项、吐蕃诸民族角力的交错地带。相对闭塞的环境,较好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唐朝西北军事防御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之作用。 唐朝西北边防以河陇为中心,以河西、剑南为两翼沿西北——东南向形成一道弧形军事防线,承担着拱卫京师安全,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重要任务。陇右节度使设置后,以安西四镇、北庭为前沿根据地,陇右作为中心,河西为经营西域的后方总部的唐帝国西北军事格局也正式形成。在此后与吐蕃的不断斗争中,河陇地区逐渐归为一个战区,形成以河西、陇右为中心所组成的“西北集团军”,开元天宝时期唐朝在西北地区所取得的重要军事成就,均依仗此军事格局所发挥的效用。 河陇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地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行军制度、到都督府制度,再到都护府制度,但一系列的制度调整仍不能保证西北边疆的安全。龙朔三年(663),吐谷浑亡国,河陇成为唐朝与吐蕃间直接对垒的区域。出于维护边境稳定的考虑,唐朝统治者积极调整西北的防御体系。在对外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唐朝开始在西北加强军镇的设置。开元年间,唐朝先后在河西、陇右地区设置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以此备御吐蕃。二节度使互相配合,钳制住了吐蕃势力在河陇一带的发展。至天宝年间,唐朝在河陇地区的势力达到鼎盛。然,此时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所辖军马奉命内调关中,协助平定叛乱。而吐蕃趁机占领河陇,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统治。直到大中年间,张议潮才收复河陇。 以陇右节度使为主要核心的河陇军事防御体系同唐朝整个边区防御体系间有着相互依存的联动关系。河陇防御体系的建立、发展与崩坏,反映地是唐朝在该地区与诸方势力的此消彼长。
【关键词】:唐朝 河陇地区 陇右节度使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11
- 上篇、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考论11-43
- 一、临洮军14-16
- 二、河源军16-18
- 三、安人军18-20
- 四、积石军20-21
- 五、莫门军21-23
- 六、白水军23-25
- 七、振武军(神武军、天威军)25-29
- 八、宛秀军(威胜军)29-30
- 九、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30-31
- 十、神策军31-32
- 十一、天宝十三载所置八军32-34
- 十二、宁塞军、威戎军、镇西军34-39
- 十三、其他军镇39-43
- 下篇、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的几个问题43-62
- 一、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兵源问题43-47
- 二、河陇地区之重要交通路线概47-52
- (一) 北入鄯州道47-48
- (二) 通河曲道48-49
- (三) 东入鄯州道49-50
- (四) 其他50-52
- 三、河陇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强化52-62
- (一) 唐初河陇地区的形势演变52-53
- (二) 都督府体制下的河陇军事布防53-57
- (三) 节度使体制下的河陇布防57-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表66-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邵文实;开元后期唐蕃关系探谜[J];西北史地;1996年03期
2 郭弘;试评唐蕃战争中的河陇形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3 管彦波;;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6期
4 马大正;公元650—820年唐蕃关系述论[J];民族研究;1989年06期
5 米海平;唐代历任鄯州刺史考述[J];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6 陈小平;唐石堡城地理位置考索——兼驳甘肃卓尼县羊巴城即石堡城址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7 王子贞;关于唐石堡城地理位置的辨析——与李振翼、马明达二同志商榷[J];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8 王昱;;石堡城唐蕃争夺战及其方位[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陇右节度使所辖军镇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