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

发布时间:2017-05-13 21:16

  本文关键词:论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家臣的双重性:首先、对周代家臣研究现状作一简要回顾;其次、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家臣双重性的起源、所处社会背景并总结这一时期家臣的典型特征;第三、分别论述西周和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西周时期的家臣包括王室家臣和畿内卿大夫家臣,春秋时期的家臣侧重于卿大夫家臣,兼及诸侯家臣。在这两个阶段,家臣的双重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第四、阐述晋国家臣的双重性。因晋国所处地理环境与他国不同,加上其它诸因素的影响,使晋国家臣的双重性有别于其它各国,故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论述。家臣双重性主要存在于西周春秋时期,至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由于国家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特征逐渐消失。
【关键词】:西周春秋时期 家臣 双重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24;K225
【目录】:
  • 摘要2-3
  • 英文摘要3-5
  • 引言5-8
  • 第一节:家臣双重性的起源、所处背景及家臣的典型特征8-13
  • 1、家臣双重性的讨论8
  • 2、西周春秋时期家臣双重性所处的背景8-10
  • 3、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典型特征10-13
  • 第二节:西周时期家臣的双重性13-17
  • 1、王室家臣的双重性13-14
  • 2、畿内卿大夫家臣的双重性14-17
  • 第三节: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17-32
  • 1、诸侯家臣的双重性17-18
  • 2、卿大夫家臣的双重性18-32
  • 第四节:晋国家臣的双重性32-42
  • 1、产生的背景32-34
  • 2、直属国君之县的性质演变与卿大夫家臣的双重性34-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itomi瞳;狗王子和他的家臣们[J];少年人生;2005年05期

2 邵维国;周代家臣制述论[J];中国史研究;1999年03期

3 刘蓉;春秋时代的私徒属[J];史学集刊;2004年04期

4 方建春,曹凤琴;春秋战国时期幕府制度的起源[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5 郭霞;;浅述西周、春秋时期卫国的手工业[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姚晓娟;;论春秋时期家臣来源的多元化[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7 杨小召;;春秋中后期晋国卿大夫家臣身份的双重性[J];中国史研究;2009年01期

8 李华雍;韩维志;;先秦史籍中公忠、私忠并重的家臣形象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谢乃和;陶兴华;;春秋家臣屡叛与“陪臣执国命”成因析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李华雍;韩维志;;先秦史传文学对家臣形象的正面塑造及其原因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鹏;;商鞅经济思想简论[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理 钊;走出历史的困惑[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何兆龙;关市之征与鄂君启节[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高晋 崔占奎;谁拥有骨灰的管理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赵波;中国职业经理人生态报告(上篇)[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青青;一诺:发起服装产业第二次革命[N];中国信息报;2004年

6 本报综合;2500年锦绣太原,继续走好[N];山西科技报;2003年

7 记者 郭津;“河南价值”吸引投资者眼球[N];河南日报;2005年

8 吴继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N];周口日报;2005年

9 周力军;职业经理人在资本和人格之间走钢丝[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单兆伟;古代廉官贪官绰号比较[N];安徽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啸;魏晋南北朝九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小召;论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D];四川大学;2006年

2 刘澍;《左传》中家臣形象的分析及文学表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帆;西周春秋时期摄政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4 何新;春秋时期鲁国家臣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易小明;盟会和朝聘礼对春秋时期政治权力下移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艳华;春秋“出奔”探微[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菊霞;论春秋时代的礼治思潮[D];西北大学;2004年

8 赵小军;两宋翰林学士承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论西周春秋时期家臣的双重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3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