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洋岛屿地域秩序之成立——以浙江衢山岛为例

发布时间:2022-09-17 21:27
  清初迁界禁海,衢山岛因悬处外洋,官府难以有效管控,而被长期委弃封禁。然而,衢山岛及其周边丰富的柴薪、土地、渔业资源,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衢山岛,冲击着国家的封禁体制。清中期以后,国家对衢山岛的政策从厉行封禁到封而不禁,最终主动推进展复。在此过程中,潜赴、移住衢山岛的人口出现定居化倾向,水利设施修复,土地开垦推进,定居聚落出现,寺庙等公共空间形成,衢山岛逐步从荒岛贼穴发展为烟户繁庶的海岛社会,并在展复后升科编户,被纳入以编户齐民为主体、由地方士绅领导的新的地域秩序。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清初海防情势与衢山岛的封禁
二、民众活动与展复之议
三、定海闹粮案与衢山岛的最终展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浙江衢山岛封禁历史研究[J]. 祝太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5)
[2]清代前期浙江划分内洋与外洋的准则和界限[J]. 王宏斌.  社会科学辑刊. 2016(02)
[3]清代内外洋划分及其管辖问题研究——兼与西方领海观念比较[J]. 王宏斌.  近代史研究. 2015(03)
[4]从荒岛贼穴到聚落街庄——以涠洲岛为例看明清时期华南海岛之开发[J]. 陈贤波.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1(00)
[5]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究[J]. 李德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01)
[6]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J]. 陈吉余,恽才兴,徐海根,董永发.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01)



本文编号:3679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79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