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子在地方习业求举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8 01:04
自汉迄唐,选举皆重视地方的作用,但举子自地方通过逐级考试选拔,最后到京师参加省试这样一种制度,即科举制,只有到唐代才臻于完备。然而,关于唐代士子在地方习业、求举的实态研究,学术界却少有措意。本文主要考察唐代士子在地方的习业、求举,以再现其艰难曲折的及第之路。所谓“习业”,指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的读书行为;“求举”则指士子为取得进京应试资格而在地方所作的一系列努力。本文通过考察认为,以唐代、德二朝为界,士族子弟与寒素士子在中唐前和中唐后的习业、求举的诸多条件和背景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于科举制促进唐代社会阶层流动的力度和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广泛收集正史、政书、会要、类书中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大量利用唐五代笔记小说资料,辅以碑刻墓志资料进行论述,共分四章。绪论进行学术史回顾并提出问题,结语综述全文并做出结论。 第一章,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官学途径。唐代地方官学主要指州(府)、县、乡学。兴盛于开元以前,开元中后期出现了明显的衰败的迹象,宪宗元和六年,废中、下州文学后,州学官学的存在成为个别的临时的现象。唐代州学博士由吏部选授,县学博士和州县学助教及乡学教师则...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题目及相关概念界说
三 史料运用
四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官学途径
第一节 唐代地方官学的兴废
第二节 地方官学的师资与学生
第三节 州县官学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书籍、食宿等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私学途径
第一节 个体家庭教育
第二节 私塾与村学
第三节 私人讲学与私授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士子在州县的求举
第一节 士子求举之一般过程
第二节 士子对取解州府之选择
第三节 士子的求举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士子求学及求举资费的来源
第一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亲友资助和自助
第二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寄食寺院或他人资助
第三节 士子应举资费的来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35752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题目及相关概念界说
三 史料运用
四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官学途径
第一节 唐代地方官学的兴废
第二节 地方官学的师资与学生
第三节 州县官学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书籍、食宿等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士子在地方求学的私学途径
第一节 个体家庭教育
第二节 私塾与村学
第三节 私人讲学与私授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士子在州县的求举
第一节 士子求举之一般过程
第二节 士子对取解州府之选择
第三节 士子的求举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士子求学及求举资费的来源
第一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亲友资助和自助
第二节 士子求学资费来源——寄食寺院或他人资助
第三节 士子应举资费的来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35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403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