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矿冶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5:20

  本文关键词:宋代矿冶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矿冶 研究


【摘要】:对宋代矿冶业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 从三个方面对宋代矿冶业做了探讨。文章认为,就发展情况来说, 宋代矿冶业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是:北宋初年太祖、太 宗的忽视期,真宗、仁宗时的发展期,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 时的高峰期,哲宗迄北宋末的萎缩期及南宋阶段的低谷期。这五 个阶段呈现出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这一特点的形成, 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文章指出,宋代矿冶点的分布在不同时期 亦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其铁冶中心偏向黄河中下游,铜冶中 心在长江以南,金矿的开掘在山东登、莱二州有较大突破,采银 也从传统的岭南地区向北发展,打破了岭南独占金银生产的局 面,徐州则成为新兴的煤矿中心。在对矿冶业的管理方面,尽管 宋代还有许多不足,但与前代相比,其管理体制相对比较完备和 严格。文章还对宋代矿冶技术做了探讨,介绍了其在开矿、采煤、 冶炉、鼓风等方面的进步,并对其在水法炼铜、灰吹炼银等方面 的成就做了说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K244;F4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一.宋代矿冶业发展概况5-18
  • 二.矿冶技术的进步18-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继民;王丽敏;;唐后期手工业管理重要史料的发现及其意义——《唐恒岳故禅师影堂纪德之碑》碑阴题记试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仲均;李庆元;;中国古代的矿政[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2 吴伟;姜茂发;;元代矿冶业生产赋课制度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胡永炎;胡静;;宋代的铜产与钱监——兼及西塞山钱窖的特点[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4 林汀水;;泉州地理环境变迁与泉州田野风光旅游[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冯瑜;虎恩德;;回商企业集群发展的思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以诚;;论矿业文化和矿业文化转型[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韦森;;法治缺位与市场自发扩展:皇权专制政制下中国市场经济两千多年中的周期性兴衰[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希廉;彭觥;汪贻水;;中国矿山地质学的成就与展望[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降龙;;技术创新“五步走”产业升级论循环[A];2010(南昌)中西部第三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媛媛;三千年炉火照亮今日黄石[N];黄石日报;2010年

2 李华瑞;从矿冶业看宋代经济[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刘萍 通讯员 巴红东;峨山优化布局矿冶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祝丽华;金银生产的“土专家”——程捍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5 李跃飞;蒙自特色矿冶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N];红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廖巍巍;矿冶路上,行走着一支浩荡大军[N];黄石日报;2010年

7 记者 涂序波 通讯员 字正张;永平着力建强四大支柱产业[N];大理日报(汉);2006年

8 黄石博物馆研究员 胡永炎;黄石矿冶文化溯[N];黄石日报;2010年

9 微言;是“青铜”还是“矿冶”?[N];黄石日报;2008年

10 特邀记者 杨礼全 通讯员 字松芳 杨雄彪 张莹;云龙着力做强做大工业经济[N];大理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自立;宋代矿冶业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莉亚;元代矿冶业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张毅;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的矿冶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保强;唐代西南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的开发[D];西南大学;2006年

5 吴楠;宋代五岭地区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郑颖;论宋代两广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暨南大学;2006年

7 侯军伟;宋代安全生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吴莎莉;我国铀矿冶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9 张勇;宋代钱监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徐艳;明清金沙江下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44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44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