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水面权”之分化与转让——以“卖湖契”和“租湖字”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水面权”之分化与转让——以“卖湖契”和“租湖字”为中心
【摘要】:在产权形态上,"湖权"可分为"水面权"和"湖地权"。由于鄱阳湖是个典型的季节性湖泊,存在两个变动的物理"表面"。在"春泛渺水"时"湖权"主要表现为"水面权",但是"冬干现洲"之后"水面权"与"湖地权"兼而有之。明末以降,鄱阳湖地区存在一个活跃的"水面权"交易市场。由于水面不能像土地一样进行空间上的物理分割,"水面权"的交易无法以面积为单位进行,只能以虚拟的"股"或"分"为单位进行转让。在清代,"水面权"的交易主要有一般租佃、永佃和杜卖三种形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永佃"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于民间社会,而且"永佃"这种交易形式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只不过,这种"永佃"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而是受到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所致。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清代 鄱阳湖 水面权 渔民文书 永佃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一、问题与资料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传统时期乡村地权交易形式及其结构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由于一直受宏大“革命史”叙事的影响,出于对“地权集中”和“封建压迫”等概念的修正,很多学者开始对传统时期的乡村地权结构进行了检视性的论证,结果发现地权并没有过去所认为的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道炫;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J];历史研究;2005年01期
2 曹树基;李楠;龚启圣;;“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1728—1949)[J];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3 梁洪生;;捕捞权的争夺:“私业”、“官河”与“习惯”——对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书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龙登高;;清代地权交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J];清史研究;2008年03期
5 张小也;;明清时期区域社会中的民事法秩序——以湖北汉川lH汊黄氏的《湖案》为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02期
7 徐斌;;明清湖池水域所有制研究——以两湖地区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
8 曹树基;;传统中国乡村地权变动的一般理论[J];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4 冯凌;成升魁;;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作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5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6 唐茂林;;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型——以纠纷解决的成本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7 林f^;罗立仲;;论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金智青;凌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现代产权制度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2期
9 林枫;杨林德;;新世纪初的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三)——人防工程产权问题初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10 万江;;霍布斯丛林的真实模拟——秩序形成的另类逻辑[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6 刘灿;;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基于成都市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7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芳;;水资源属性与水权界定[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姚远;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周健;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旭英;审计信息产权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彩娟;引入监管变量的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郭欢;中小板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树基;高杨;;送户票与收粮字:土地买卖的中间过程——以浙江松阳石仓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4年03期
3 张建民;论明清时期的水资源利用[J];江汉论坛;1995年03期
4 李力;;清代民间土地契约对于典的表达及其意义[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罗洪洋;;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之卖契研究[J];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6 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J];史学集刊;1998年01期
7 龙登高;内涵式发展与边际式变革——以传统市场为中心的中西比较[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8 傅衣凌;;《王阳明集》中的江西“九姓ob6”(休休室读史札记之一)——附娭江西九姓ob6与宸濠之乱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01期
9 张国雄 ,梅莉;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地理特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04期
10 朱海滨;;九姓渔民来源探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鸿彪;;鄱阳湖文化概说[J];鄱阳湖学刊;2011年03期
2 魏建华;;论新鄱阳湖文化建设[J];理论导报;2014年07期
3 易冬瑛;伍国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研究[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4 唐昭梅;;鄱阳湖经济区建设与区域内高校外语教育适应性调整[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5 廖丽华;胡新富;赖芬;;《天工开物》农学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J];农业考古;2012年06期
6 张志凤;;可持续生计框架下的扶贫开发分析——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调查[J];农业考古;2010年06期
7 胡迎建;;论鄱阳湖诗歌的山水内涵[J];鄱阳湖学刊;2009年01期
8 傅修延;;赣鄱文化与“鄱文化”[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3期
9 章年卿;;论唐代鄱阳湖景观诗歌特色[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姚绍平;鄱阳湖珍禽世界见闻录[J];文化交流;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细嘉;;创意鄱阳湖:无形资源视阈下的鄱阳湖旅游开发创意[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二辑)[C];2012年
2 陈琦;;基于“钻石模型”的环鄱阳湖经济圈旅游业发展对策分析[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3 郑文;;环鄱阳湖经济圈生态旅游业发展[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4 廖伟坤;黄志华;许建红;张权;;多种模式并举 打造“鄱阳湖”绿色生态中药产业[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爱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质能产业的开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廖伟坤;黄志华;许建红;张权;;多种模式并举 打造“鄱阳湖”绿色生态中药产业[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袁海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8 刘利文;;鄱阳湖地区渔民捕鱼收入不高的原因与对策分析[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小生;陈优良;;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产业、地区分析[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文滨;鄱阳湖的骄傲[N];江西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廖文根;雁鸣鹤舞鄱阳湖[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杨西t,
本文编号:549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4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