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20:15
本文关键词: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以历史史实为根据,在尽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叙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清代台湾士绅阶层兴起的历史背景、形成的条件、产生的时间和其类型,以及士绅在晚清台湾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扼要地介绍了本课题当前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缘起。 第二部分简要地分析和研究了清代初期台湾土地开发的情况、社会人口的文化结构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结果表明在开发初期的台湾,还不具备士绅阶层形成的物质与人文环境。 第三部分为本文论述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的开发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商业贸易、地方经济十分繁荣,这些为士绅阶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移民政策的调整、血缘宗族开始出现以及社会文教事业的普及与提高也为士绅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人数相当的士绅阶层,其类型主要有三种:科举士绅、捐纳士绅和军功士绅。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地位和功能。通过对士绅阶层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作用的考察,论述台湾士绅阶层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前述部分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关键词】:清代 台湾 士绅阶层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49;K295.8
【目录】:
- 前言5-7
- 第一章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情况与特点7-19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开发情况7-11
- 一、 台湾开发初期的社会情况7-9
- 二、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环境及其对移民的影响9-11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社会人口的文化结构分析11-13
- 一、 清初台湾土地主要开发者的文化背景11-12
- 二、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游民阶层的文化背景12-13
- 第三节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文教13-19
- 一、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文化教育设施13-15
- 二、 清代台湾开发初期的社会风气和科举情况15
- 三、 台湾开发初期清政府及地方官员的兴教措施15-19
- 第二章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形成19-39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形成的条件19-28
- 一、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形成的经济条件19-22
- 二、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形成的社会条件22-25
- 三、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形成的文教条件25-28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产生28-35
- 一、 士绅及士绅阶层的涵义28-30
- 二、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形成的时间30-35
- 第三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组成与类型35-39
- 一、 科举士绅35-36
- 二、 捐纳士绅36-37
- 三、 军功士绅37-39
- 第三章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地位与作用39-50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政治功能39-44
- 一、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与保甲联庄39-41
- 二、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与团练41-44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社会功能44-47
- 一、 平息分类械斗44-45
- 二、 参与兴办慈善事业45-46
- 三、 建立和维系宗族组织46-47
- 第三节 清代台湾士绅阶层的文化功能47-50
- 一、 传授儒家文化47-48
- 二、 捐资兴建文教设施和助学48-49
- 三、 参与编纂地方志书、文献49-50
- 第四章 结论50-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敏;台湾士绅与清代台湾海防[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0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5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