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精英”视域下的宋代民间办学——以江右为例
本文关键词:“地方精英”视域下的宋代民间办学——以江右为例
【摘要】:宋代地方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承袭了先秦以降之"乡三老"制,却在国家政权与普通民众之间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宋代江右发达的经济、浓厚的文风以及勃兴的人才,给地方精英参与民间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他们参与办学动机各异,但在借此实现自身价值及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同时,与地方社会产生了良好互动。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历史学系;
【关键词】: 宋代江右 地方精英 民间办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江西士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研究”(13CZS061)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宋代江西民间办学及其当代启示”(12ZYZYB01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视域下南宋江右士人群体研究”(LS1310) 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江西区域文化史研究团队”资助项目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宋代地方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承袭了先秦以降之“乡三老”制,却在国家政权与普通民众之间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宋代江右发达的经济、浓厚的文风以及勃兴的人才,给地方精英参与民间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他们参与办学动机各异,但在借此实现自身价值及推动地域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来;;金榜题名后:“破白”与“合尖”——宋元变革论实证研究举隅之一[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年03期
2 琳达·沃尔特;邓洪波;;南宋书院的地理分布[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3 张雪红;;南宋教育重心的下移与民间学校教育传播系统的新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王河;两宋书院藏书考略[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5 黄云鹤;;宋代落第士人参与基层社会事务问题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6 姜锡东;魏彦红;;近十年来宋代官学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刁培俊;宋代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2期
8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2期
9 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J];文史哲;2006年06期
10 傅衣凌;;娭乡族势力对于中国封建}摷玫母缮妗泄饨ㄉ缁岢て诔僦偷囊桓鎏剿鱗J];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启琳;;明成化、弘治时期的地方豪强与地方社会——以《皇明条法事类纂》为核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青;乡村政治精英与公共服务供给[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6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邢宇峰;肖建新;;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邢宇峰;孙新文;;宋代太学学官督责机制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尹敬坊;关于宋代的形势户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5 吉书时;略论汉代的三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6 李明杰;;宋代国子监的图书出版发行[J];出版科学;2007年06期
7 陈伟生;周春霞;;论宋朝太学的教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8 熊必军,冷鹏飞;析汉代重三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9 顾宏义;宋代国子监刻书考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4期
10 靳阳春;;地方教化与社会控制:以宋代汀州教育机构的设置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吴铮强;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鑫;;韩明士:《官宦与绅士:两宋江西抚州的精英》[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00期
2 朱晓征;断裂还是延续:这是一个问题——读罗伯特·海姆斯《政治家和绅士:两宋江西抚州的地方精英》[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肖倩;权力交换网络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清代江西育婴事业为实证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吴琦;;清代湖北津渡及其运营管理[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5 罗春梅;;论清代云南士绅与云南社会的关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_5R,
本文编号:61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