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
发布时间:2017-08-08 15:33
本文关键词:论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文官任职回避制度 时代成因 具体内容 特点 评析
【摘要】:当中华民族的祖先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以后,,无论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的国君都希望自己的统治千秋万代,因而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政治的清明与官吏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政权的存在。官吏的重要性奠定了中国文官任职回避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中国古代文官任职回避制度创立于汉代,至唐宋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明清时期则不断健全与完善。尤其是到了中国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这一制度更是发展到了颠峰。清朝的统治者为了整顿吏治、巩固皇权,在充分吸取了前代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并推行了更加完备的文官任职回避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该制度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作者从指导思想、政治体制、法律移植三个方面阐述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形成的时代成因;第二部分,作者将重点介绍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地区回避、社会关系回避、职务回避;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而总结了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特点:既有全面性又有严密性、既有平等性又有特权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第四部分,作者对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进行了评析,一分为二地评价了它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从中得出的结论为我国全面、有效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作者通过对这一制度时代成因、具体内容、特点、评析的阐述,得出结论:即这笔丰富的古代行政法的优秀遗产,如能弃其糟粕、存其精华,无疑对我国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会增色不少。
【关键词】:文官任职回避制度 时代成因 具体内容 特点 评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691;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引言6-9
- 一、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时代成因9-14
- (一) 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古代传统伦理文化的继承9-10
- (二) 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高度发展10-12
- (三) 从法律移植上看——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的学习12-14
- 二、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14-30
- (一) 地区回避14-20
- (二) 社会关系回避20-28
- (三) 职务回避28-30
- 三、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特点30-36
- (一) 既有全面性又有严密性30-31
- (二) 既有平等性又有特权性31-33
- (三) 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33-36
- 四、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评析和借鉴36-44
- (一)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积极意义36-38
- (二)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历史局限性38-40
- (三)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0-44
- 结论44-46
- 中外文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0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4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