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7-08-13 16:11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摘要】: 粤东北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客家地区”,在明清时期则是一个流民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流民的活动深刻地影响着粤东北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中期以来至清初,粤东北地区的历史,其实是外来流民逐步“土著化”的历史。 明中期以后大量涌入粤东北的流民,由于“化外之民”的身份,而受到官府以“平寇”“剿贼”为名号的镇压。为了对抗官府的镇压,,粤东北地区的流民群体,或因血缘、或因地缘、或因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一些有共同的首领、有严密组织的流民武装集团。这些流民武装集团与官府的博弈,一方面造成了粤东北地区明中期以后社会秩序的动荡,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个有较强认同意识的流民群体。 流民群体在与官府、土著的角力中,逐渐取得合法的身份,流民群体的认同意识也逐渐增强。明清鼎革之际,已取得合法身份的流民,利用对新王朝的认同,通过参与科举、组建宗族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逐渐取得了地方社会的控制权。随着流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直至完全“土著化”,流民群体开始拥有了书写自身历史的权力。这也促使粤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这正是十九世纪出现“土客问题”之后,“客家人”认同意识产生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K2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导言7-17
  • 1.1 学术史的回顾7-9
  • 1.2 本文思路与结构9-11
  • 1.3 粤东北地理环境11-17
  • 第2章 流民迁徙与社会秩序17-50
  • 2.1 流民来源与分布17-29
  • 2.2 “剿”与“抚”29-40
  • 2.3 流民与土著的争斗40-50
  • 第3章 流民对山区的开发50-65
  • 3.1 垦山、开矿与经济作物种植50-56
  • 3.2 生态的恶化与资源的紧缺56-65
  • 第4章 流民的“土著化”65-82
  • 4.1 入籍:身份的获得65-72
  • 4.2 科举:社会地位的上升72-82
  • 第5章 结论82-84
  • 致谢84-85
  • 参考文献85-9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新;明清广东人口流动概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2 万芳珍,刘纶鑫;客家人赣考[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黄志繁;;什么是客家——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洵;试论明代的流民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5 饶伟新;明代赣南的社会动乱与闽粤移民的族群背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5年04期

7 张建民;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集聚[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黄志繁;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刘志伟;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肖文评;;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668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68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