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化共同体的学术自觉——陆德明《经典释文》与隋唐文化共同体建设
本文关键词:重建文化共同体的学术自觉——陆德明《经典释文》与隋唐文化共同体建设
【摘要】:陆德明《经典释文》针对魏晋以来经学之讹误、义疏之歧出,以科学的方法,辩证经学之源流,明其传授之次第,娺正音读、文字、义训。陆德明以个人之力而推行了一项国家语言文字规划和思想统一行动,既是学术自身发展的自觉要求,也是实现天下一统的儒学治世的现实需求;是文化行为,也是思想统一行动,而且援道入儒,以开放的学术理性,开启了一个思想文化统一的新时代,成为唐代重建文化共同体的蓝本,直接启迪了《五经正义》官方意识形态的确立。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隋唐 文化共同体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团队创新培育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共同体建设·隋唐时期”(13LZUJBWTD002)
【分类号】:H109.2;K23
【正文快照】: 贞观十六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阅览陆德明《经典释文》,“美其宏益学者,叹曰:‘德明虽亡,此书足可传习。’因赐其家布帛百匹”[1]卷九七,1056。新旧《唐书》本传皆记载此事,并称陆德明“博辩”。其时,陆德明已卒,读其书而想见其人。对这位曾隶属秦府、名列凌烟阁十八学士之老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玉文;;《经典释文》成书年代新考[J];中国语文;1998年04期
2 雷恩海;苏利国;;论唐朝文化共同体建设——以萧颖士“化理”思想为中心的考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姜志燕;张蔚;;论建安悼亡题材的缺失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芹;《经典释文》中的舌音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翠霞;《经典释文》方言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振海;渤海地理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左瑞平;《说文》衣着类语词命名理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郭俊杰;“介词+处所宾语”历时演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许哲;南宋中期涉税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梅芳;两《唐书·列女传》与《宋史·列女传》之承续与流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雅婷;《史记》“寓论断于序事”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薛大林;王鸣盛的唐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余政;;文化共同体的经济学分析:激励机制的视角[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12期
2 李昌善;;构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浅论[J];东疆学刊;2007年01期
3 方浩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动因及其政治阻碍——中韩日对待“文化共同体”的态度[J];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4 孙英春;;东北亚文化传统的同质性与“文化共同体”远景[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5 方浩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思考——中韩日“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J];齐鲁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6 刘少武;;和而不同:三峡移民安置地区域文化共同体的构建[J];大众商务;2009年16期
7 李燕;个性自由与“丰富的个体”之文化共同体[J];哲学研究;2003年11期
8 牛林杰;;东亚视角下的蚩尤与蚩尤文化[J];韩国学论文集;2010年00期
9 王小芳;;文化共同体的想象——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4期
10 张丽;;比利时:地方文化共同体提供文化服务保障的联邦制国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雪琴;;认同规范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兼论对深化中国-东盟地区合作的启示[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日本北海商科大学东北亚研究交流中心教授、副主任 西川博史 整理 记者 吕继东;建“文化共同体”是时代要求[N];苏州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明宇;他们的想象与期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于青;文化视角看东亚[N];人民日报;2004年
4 祁进玉;共生时代与超越地域的文化共同体[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一鸣;是东亚读书共同体,不是东亚文化共同体[N];南方周末;2009年
6 蓝琪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一个文化共同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商报记者 张岱;儿童文学催化儿童产业 打造文化共同体实现共赢[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8 记者 张国圣;重庆:打造城乡“文化共同体”[N];光明日报;2008年
9 王玉主;东盟力推一体化[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淼;建构阅读文化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欣;社区公共性重建:村民参与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海霞;想象的文化共同体:C·赖特·米尔斯论知识分子[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8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6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