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

发布时间:2017-08-15 06:06

  本文关键词: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兵役制度 正卒 材官骑士 屯戍制度


【摘要】:秦汉时期的正卒即丁男,亦即后世的正丁。材官骑士是从丁男中遴选出来的郡国兵,骑士选拔的条件是壮健捷疾,具备一定的家赀;材官应选的条件是能引关蹶张,不受家赀限制。材官骑士一生集中服二年兵役为"现役",其中一年在地方服役称"常兵"或"郡国兵",一年到京师屯卫称"卫士";预备役期间各执其业,战时应征赴难。一般正卒不服地方兵役,只服一年的"戍边"兵役,社会治安由选自材官骑士的亭卒负责。戍卒与卫士由关东郡国轮更,集中往返于戍所,戍卒自戍或"累积"完成戍役只能视为极其个别的现象。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秦汉兵役制度 正卒 材官骑士 屯戍制度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项目号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32
【正文快照】: 秦汉时期的兵役徭役制度直接承袭了封国时代的普遍义务体系,取兵于民,择其健壮骁勇者为材官骑士,经过集中操练提高单兵作战的素养和兵团阵法的攻防能力。这种义务兵制是以对制度的服从为保障的,法律规定的兵役徭役制度是正卒的基本义务。对这两大重要制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东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豪亮;;西汉适龄男子戍边三日说质疑[J];考古;1982年04期

2 杨振红;;松柏西汉墓簿籍牍考释[J];南都学坛;2010年05期

3 张金光;论秦徭役制中的几个法定概念[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5 孙言诚;秦汉的戍卒[J];文史哲;1988年05期

6 臧知非;;汉代更赋辨误——兼谈“戍边三日”问题[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冯莉;;汉晋诸子“论”体考述——以《文心雕龙·论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冯利兵;卜风贤;;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高东海;;先秦农业生态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7 徐彬;论唐代法律史的编纂成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静;;浅析西汉中期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朱成华;;《汉语大词典》引《盐铁论》文之句读辨误举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张伟;;从敦煌汉简看汉代河西地区的职官体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冯培红;;关于归义军节度使官制的几个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侯廷生;;冀州牧初探[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伟柳;赵建;;《盐铁论》与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8 林忠干;;汉代福建地区闽越、山越人口考[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严健民;;论中医理论的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茂林;渔业相关传统生态智慧与水域生态养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9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浩;《医心方》体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万里;白银市贪贿类犯罪主体认定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8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牟雪松;汉代西北屯田问题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杰祥;;南阳新出土的东汉张景造土牛碑[J];文物;1963年11期

2 韩连琪;汉代的田租口赋和繇役[J];文史哲;1956年07期

3 张金光;秦自商鞅变法后的租赋徭役制度[J];文史哲;1983年01期



本文编号:676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76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