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
发布时间:2017-08-16 20:08
本文关键词: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
【摘要】: 北朝时期,留居北方的士族,山东地区虽相对较少,但因山东士族的传统地位较高,他们在北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北魏时期,清河崔氏人才辈出,他们致力于传播汉族文化,他们以儒学为中心,把政治经济制度和礼乐文明不断渗透到北魏社会中,加速了北魏汉化的进程,对北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其是崔玄伯(宏)、崔浩父子,他们成为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建设中的核心人物。 山东南迁士人回流,自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便始终不断。北迁的南朝士人就成为南朝文化北传和沟通南北文化的使者。尤其是青齐士人在北魏中后期社会变革和学术文化领域有多方面的贡献。在北魏中后期的汉化高潮阶段,在各个方面都大力取法汉族的封建制度。在此过程中,青齐士人以其深厚的学术文化修养和南朝文化背景,成为转输汉族制度文化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山东士人 北朝 汉化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前言8-11
- 第一章 北朝主要山东士人11-19
- 一、滞留北方的魏晋旧族11-16
- (一) 清河崔氏11-15
- (二) 泰山羊氏15-16
- 二、新兴家族16-19
- (一) 北海王氏16-17
- (二) 清河房氏17
- (三) 东平吕氏17-18
- (四) 清河张氏18-19
- 第二章 滞留北方的山东士人与北朝汉化19-35
- 一、崔玄伯(宏)与北魏初年的汉化19-22
- 二、崔浩的汉化改革22-30
- (一) 崔浩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22-24
- (二) 崔浩汉化改革的实质24-30
- 三、胡汉文化冲突与崔浩之死30-33
- 四、北朝后期的山东士人33-35
- 第三章 南渡山东士人北迁与北朝汉化35-55
- 一、南渡山东士人北迁及其文化贡献36-42
- (一) 东晋末年与刘宋时期36-37
- (二) 刘宋末年与萧齐时期37-39
- (三) 梁、陈时期39-42
- 二、青齐士人北迁与北魏中后期的汉化42-55
- (一) 青齐士人北迁北魏后的命运沉浮43-47
- (二) 青齐士人的文化素养47-50
- (三) 青齐士人在北魏汉化中的作用50-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8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