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植被变迁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16:25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南植被变迁探析
【摘要】:清代,河南植被日益缩减。究其原因,除受明清时期我国气候日趋寒冷影响外,毁林垦荒、营建贩木、伐薪烧炭、采集木耳、灾荒摧残和烧取竹沥等活动,也影响着河南植被生存。植被减少之下,河南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增多、风沙扬尘肆虐、飞禽走兽减少和美景胜地消失,等等。实际上,保护植被也是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发展社会经济时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切不可随意毁坏植被,一定要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爱护草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当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矛盾时,前者要服从后者。否则,我们必将自食其果。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河南 植被缩减 原因 影响
【基金】:河南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清代河南生态环境变迁研究”(2015-GH-292)
【分类号】:K249;Q948
【正文快照】: 清代,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人口增多,农业垦殖力度加大,河南的草木植被日益缩减,并带来了诸多问题。而这方面的既有研究,不仅多将河南植被缩减归咎于人口压力、垦荒、滥伐林木和气候变化,未考虑这一带的风俗习惯、竹木贸易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植被的影响,探讨植被缩减的影响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薛荣;贾兵强;;先秦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再生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4 张U,
本文编号:766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6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