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年谱
本文关键词:申时行年谱
【摘要】: 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申时行作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政治生涯可谓平淡无奇,但正是这种“无作为”的政治手段,成为了张居正死后,维持明朝政局稳定的基础。通过对申时行的生平研究,不难发现他在政治统治上的“无作为”,并非真的碌碌无为,一无是处,相反他正是利用在矛盾冲突中寻找制衡点的方式,稳固了万历皇帝的统治,同时也稳固了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然而一向以“和事佬”著称的申时行,还是没有能够明哲保身,被卷入万历皇帝立储的政治漩涡。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内阁首辅的要职,急流勇退,终获皇帝特许,告老还乡。申时行的晚年闲居生活长达二十几年,在此期间他与许多苏州当地的文人交游,相互唱和,留下了著名的《赐闲堂集》。申时行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而存在于历史中的,对他所代表的那段历史空间的了解与研究,有助于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申时行,从而使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申时行这个历史人物。目前尚无一种申时行年谱、申时行传等著作问世,甚至与申时行相关的文章也少之又少。因此,本论文写作的目的正是要填补这一学术界中的空白: 一、对申氏世系作了确切考证: 二、对申时行生平事迹和交游情况逐年考索排比,力求详尽准确: 三、对申时行的部分政治事件进行了系年考订: 四、对一些文献资料的讹误进行了纠正。 本谱共分以下几个部分: 凡例:以说明年谱编排的体例和原则。 传略:对谱主的家世、生平事迹作一简要介绍。 年谱:将谱主的生平事迹按年编排,加以详细注解说明,对相关问题进行考证。 附录及参考文献。
【关键词】:申时行 年谱 考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一、摘要7-9
- 中文摘要7-8
- 英文摘要8-9
- 二、正文9-67
- 1、凡例9-10
- 2、家传10-14
- 3、申氏世系表14-15
- 3、年谱15-67
- 三、附录67-81
- 1、申时行传记资料67-76
- 2、申时行著作版本考76-81
- 四、参考文献81-83
- 五、后记8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光光;;吴汝纶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2 汤兵;论陶渊明的人格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刚;宋玉大小言赋寓意探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诗波;;明代“私铸钱”与国家的应对措施[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马素娟;赵晶;;夏庭芝的生卒年及《青楼集》的成书时间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于天池;论宋代小说伎艺的文本形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军;先秦诸子文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4年02期
8 张淑英;试论李贺诗的美学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熊志海,张步文;论刑事证据与案件事实之关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学亮;明代茶马贸易与边政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崇;;试说“心”字[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赵玉田;;丘o煊搿洞笱а芤宀埂穂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尊明;;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徐送迎;;试论《风》之始“二南”与《关雎》[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胡旭;汉魏文学嬗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6 邱尚仁;方言特殊语汇与民族传统文化[D];厦门大学;2003年
7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蒋金星;《清代xC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严国荣;权德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晚成;曹植思想与人格分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焱炜;论拟弹词[D];苏州大学;2001年
3 韦春喜;汉魏六朝咏史诗试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程丰;高拱改革与明中后期政局[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爱国;明代中泰外交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小燕;“剪灯三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丹;贾谊作品艺术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潘定武;《史记》写人成就探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春霞;张孝祥思想及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育秀;明初闽中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71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7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