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09-02 01:29
本文关键词: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 王栺 吕惠卿 陈详道 庄学思想
【摘要】:王安石学派的学术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对王安石学派中有文献可考的四家《庄子注》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发掘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蕴涵在其中的时代精神。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了论文选题的意义,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术前史,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学术背景,并总结出王安石学派解《庄》的主要特点。北宋时期,儒学获得新的发展,儒释道三教出现合流的趋势,心性论成为时代主题,老庄思想受到儒家学者的关注,并成为心性论发挥的载体。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呈现出以性命道德学说解《庄》、调和儒释道和政治倾向明显等共同特征。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王安石、王(雨方)父子的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吕惠卿、陈详道的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王安石、王(雨方)、吕惠卿和陈详道都强调运用得意忘言的方法把握庄子的思想。他们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引入《庄子》,以阐发性命道德学说和政治变法主张。第四章从宋代学术的发展、庄学的发展以及政治变法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揭示了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的学术贡献。王安石学派注重义理,在吸收佛道哲学智慧解《庄》的同时,借《庄子》阐发性命道德学说,在儒学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王安石学派把解《庄》的视角转向儒家学说和现实政治,一方面使庄子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的变法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 王栺 吕惠卿 陈详道 庄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4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3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3-14
- 第一章 王安石学派解《庄》的思想学术背景及其特点14-19
- 一、思想学术背景14-16
- 二、王安石学派庄学思想的特点16-19
- 第二章 王安石学派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上)19-39
- 一、王安石的庄学思想19-27
- (一) 融会百家,,陶铸己说20-23
- (二) “庄生之书通性命之分”23-24
- (三) 无为有为之间24-27
- 二、王栺的庄学思想27-39
- (一) 道论28-31
- (二) “圣人全性命之根本而体道以为用”31-36
- (三) 儒释道思想的融摄36-39
- 第三章 王安石学派庄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下)39-57
- 一、吕惠卿的庄学思想39-48
- (一) “得意忘言”的解《庄》方法40-41
- (二) 儒释道思想的调和41-44
- (三) “真浑沌之术”44-48
- 二、陈详道的庄学思想48-57
- (一) 调和儒道,以佛解《庄》49-51
- (二) 对道的认识51-54
- (三) “推无为以寄有为”54-57
- 第四章 王安石学派庄学思想的学术贡献57-61
- 一、对宋学的贡献57-59
- 二、对庄学的贡献59-60
- 三、庄学思想与变法60-61
- 参考文献61-6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萍;王安石《字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庆梅;吕惠卿哲学思想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5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7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