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温病学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9:02
本文关键词:明清温病学派研究
【摘要】: 在明清时期,一部分医家逐渐摆脱了《黄帝内经》温病观念的影响,认为应该把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开来。他们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温病无论在病理上还是在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上都与伤寒不同。于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对温病的看法。由于人数众多,著作丰富,,后世将他们称为温病学派。根据他们研究对象的差异,温病学派可以分成温疫派和温热派两大医家群体。温疫派以吴有性等人为代表,主要是研究疫病。温热派以叶桂、吴瑭等人为代表,研究一般性质的温病。两派的医家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温病学派研究的温病是与伤寒不同的一种外感热病。他们的一些主张与伤寒学派的很多观点相对立,所以受到了伤寒学派的非议。两派均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发表对温病的看法,在温病与伤寒的关系等问题上展开了长期的论战。
【关键词】:明清时期 温病 温病学派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254;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一 基本概念7-8
- 二 研究概况8-10
- 第一章 明清之前的医家对温病的认识10-14
- 第一节 战国到东汉时期医家对温病的认识10-12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到金元时期医家对温病的认识12-14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温病学说14-46
- 第一节 温疫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疫病学说14-23
- 第二节 温热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温病学思想23-46
- 第三章 温病学派与伤寒学派的论争46-52
- 第一节 关于温病与伤寒的关系的论争46-48
- 第二节 关于温病的治疗是否应该超越《伤寒论》的论争48-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涛;寒温争鸣论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刘兰林;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崔儒涛,谢建群;吴鞠通学术成就述评[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刘宁;试论吴有性《温疫论》在温病学中的贡献[J];编辑之友;1996年01期
5 翁晓红;李丽华;肖林榕;;明清时期疫病的预防思想与方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李树强;叶桂与薛雪温病学术思想比较[J];甘肃中医;2004年10期
7 朱平;叶天士论温病三焦辨治浅探[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胡振义,熊楠华;试论柳宝诒学术思想及治温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4年10期
9 叶一萍;《温病条辨》对外感温热病的贡献[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朝进;略论吴瑭《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继承和发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786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67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