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胡汉分治问题试析

发布时间:2017-09-04 00:11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胡汉分治问题试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十六国 胡汉分治


【摘要】: 胡汉分治实际上是一种民族分治,原为中原汉族政权治理边地少数民族的政策。十六国时期大批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建立,面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都要高出他们许多的汉族人以及国内诸多的其它少数民族人,统治者急需采取一种有力的措施来平衡胡汉双方的利益要求。出于此种需要,胡汉分治被广泛采用。由于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胡汉分治也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刘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北魏前期等五个政权,对其实行胡汉分治的内容、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以探究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十六国时期的发展趋势。 胡汉分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促进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推动民族大融合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力求客观、系统地加以阐明。
【关键词】:十六国 胡汉分治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38
【目录】:
  • 一、 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源流、产生背景及原因6-8
  • 二、 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个案研究8-31
  • (一) 、 刘汉(前赵)政权的胡汉分治情况8-13
  • (二) 、 后赵政权的胡汉分治情况13-18
  • (三) 、 前秦政权的胡汉分治情况18-23
  • (四) 、 后秦政权的胡汉分治情况23-26
  • (五) 、 北魏前期的胡汉分治情况26-31
  • 三、 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与主要作用31-34
  • 主要参考文献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先昌;前秦重用慕容鲜卑王公贵族评析[J];史学月刊;2002年05期

2 张秀平;试论十六国时期汉族士族的历史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本文编号:788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8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