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遗民群体的心态嬗变和启蒙思想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09-05 07:48

  本文关键词:明遗民群体的心态嬗变和启蒙思想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明遗民 心态嬗变 启蒙思想 启蒙心态 黄宗羲 王夫之 傅山


【摘要】: 明遗民是明清易代之际衍生出来的一个不仕新朝的特殊士人群体。从顺治元年(1644)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约五十年的时间里,明遗民的心态一直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鼎革之初,国破家亡的惨痛及清廷野蛮残酷的民族政策使明遗民群情激奋,难以自己,纷纷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到了顺治统治中后期,清王朝的统治日趋巩固,遗民反清复明的梦想逐渐破灭。迫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明遗民对清政府的态度趋于游移彷徨。进入到康熙朝,尤其是康熙十七年(1678)以后,遗民放弃了原有的抵抗防御之心,认同了清王朝的合法统治地位。 明朝的迅速灭亡和清朝的残酷统治促使一流的遗民学者开始觉醒,在反思和批判过程中,跳出了“华夷之辨”的限囿,超越了对一君一王朝的眷恋或仇视,上升到对整个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形成了遗民的启蒙心态,近代启蒙思想应运而生。
【关键词】:明遗民 心态嬗变 启蒙思想 启蒙心态 黄宗羲 王夫之 傅山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9
  • 第一章 激愤与反抗:明遗民群体的早期心态9-27
  • 第一节 明遗民群体的出现9-14
  • 第二节 激越与孤愤:明遗民群体的早期心态14-27
  • 第二章 失落和仿徨:明遗民群体的中期心态27-48
  • 第一节 僧与俗的纠结—“遁迹方外”型遗民的心态28-34
  • 第二节 物质与精神的错位—“高蹈肥遁”型遗民的心态34-40
  • 第三节 坚守与放弃的游移—“云游四方”型遗民的心态40-48
  • 第三章 反思与认同:明遗民群体的晚期心态48-58
  • 第一节 应征入仕型遗民心态的转变49-52
  • 第二节 严拒不仕型遗民心态的转变52-58
  • 第四章 明遗民的心态超越与启蒙心态的生成58-73
  • 第一节 启蒙心态的历史超越58-59
  • 第二节 黄宗羲的启蒙心态的生成59-63
  • 第三节 王夫之的启蒙心态的超越63-69
  • 第四节 傅山的启蒙思想的转型69-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7
  • 后记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园;游走与播迁——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J];东南学术;2003年02期

2 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J];读书;1995年09期

3 赵令志;论清初畿辅的投充旗地[J];河北学刊;2002年01期

4 赵园;明清之际士人游幕及有关的经验表述——以易堂诸子为例(一)[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孔定芳;;论清圣祖的遗民策略——以“博学鸿儒科”为考察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6 赵俪生;顾炎武在关中[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孔定芳;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与明遗民的诉求[J];人文杂志;2004年05期

8 孔定芳;清初明遗民的“云游”行为及其意蕴[J];人文杂志;2005年03期

9 赵园;明清之际遗民学术论片[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5期

10 周月亮,李新梅;略论明清之际文人悼亡情绪的文化史内涵[J];学术界;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79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9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