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府叶赫女真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8:14

  本文关键词:明朝政府叶赫女真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朝 北关 叶赫女真 政策


【摘要】: 叶赫是清代显著的“八大家”之一,位列第四,而清末的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更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如今清代时期的文学、影视作品,让人们对清代叶赫那拉氏家族成员诸如明珠、纳兰性德等,都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对席尔克明噶图、太杵这些叶赫家族早期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上的“张”地和后来被努尔哈赤踏为盛景围场的叶赫河畔遗址,了解的就不及前者多。本文结合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叶赫早期历史,即明代时期的叶赫作为一个独立部族时期的历史,以及在明王朝统治环境下的叶赫情况,作以详细、认真的考证;力求真实、全面地呈现出明代叶赫部情况和明王朝对叶赫部的政策及其变化。 具体而言,本文分六大部分来进行探讨: 在绪论部分,笔者首先陈述了本文的写作缘起、目的和研究意义。笔者认为:在明清鼎革时期,地处明朝和建州女真交界地带的叶赫在双方关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当时处于明朝统治下的叶赫,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明朝对他的态度和政策,不论是对明朝民族政策上行下效式的学习,或是明末明满关系研究,亦或是满清开国历史的研习,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讨话题。 第二部分,介绍明代叶赫部基本情况,解释叶赫部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叶赫部的历史上起下延问题、居住地问题,以及叶赫“两头政长”较为特殊的政治体制问题。 第三部分,从政治管理层面看待明朝对待叶赫的政策。明朝对东北少数民族实行设置卫所、赏官封职,由受封少数民族首领自治的管理办法。叶赫部亦不例外,它属于明朝的塔鲁木卫,与明王朝处于臣属关系之间,要按时朝贡,明朝也不时的以自己的意愿参与到叶赫与周边部族的民族事务,这就使明朝与叶赫部族在政治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 第四部分,从明关外军事部署上看待明朝对叶赫的军事政策。叶赫处于明开原关外,可谓明朝之藩篱,明对关外的军事部署、边防建设绕不开叶赫。通观明朝对叶赫的军事政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的以镇压为主和后期的以拉拢扶植为主两个时期。 第五部分,从明朝设置开原马市、与叶赫边界贸易等方面,看待明朝对叶赫的政策。明朝本着互惠互利、互通有无,但以羁縻笼络少数民族为前提的经济交往目的,与叶赫的经济关系也有很大的羁縻性质。当然,明朝对叶赫的经济贸易也促进了叶赫部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从叶赫废墟中发掘的明官窑瓷器以及明代南方盛行的青花瓷器即可窥豹一斑。 第六部分,探讨明之叶赫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总结政策之成败,分析政策成败的原因,并进一步得出明朝的叶赫政策对叶赫部的影响以及对明朝的叶赫政策的评价。
【关键词】:明朝 北关 叶赫女真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写作缘起和目的、研究视角9
  •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9-13
  • 第二章 明代叶赫女真概况13-21
  • 2.1 叶赫及其源流13-15
  • 2.2 叶赫国存在时间15
  • 2.3 叶赫居住地考15-18
  • 2.4 “两头政长”政治制度18-21
  • 第三章 明朝与叶赫的政治关系21-39
  • 3.1 设置卫所,赏官封职21-23
  • 3.2 叶赫与明王朝的朝贡臣属历史源流23-27
  • 3.3 敕贡制的实施以及作用27-30
  • 3.4 干涉部落间纠纷30-39
  • 3.4.1 明朝干涉叶赫与哈达间纠纷31-35
  • 3.4.2 明朝干涉叶赫与建州间的矛盾35-37
  • 3.4.3 明朝参与叶赫与蒙古以及兀良哈三部间的关系37-39
  • 第四章 对叶赫由“威”到“恩”的军事态度39-57
  • 4.1 明朝针对辽东关外女真的军事部署39
  • 4.2 叶赫军事、政治实力的上升以及明朝对其的军事镇压39-48
  • 4.2.1 军事力量的强大40-41
  • 4.2.2 政治实力的强大41-48
  • 4.3 万历中后期的态度转变——“今日筹辽必以救北关为主”48-57
  • 4.3.1 辽东关外政治形势的变化48-49
  • 4.3.2 “今日筹辽必以救北关为主”49-53
  • 4.3.3 明朝对叶赫的多方面支持53-57
  • 第五章 明朝对叶赫部经济上的笼络政策57-71
  • 5.1 敕贡制下的赏赐57-58
  • 5.2 明朝开原马市的开设58-62
  • 5.3 开原马市对叶赫女真的影响62-68
  • 5.3.1 开原马市是叶赫经济贸易的重要场所62-64
  • 5.3.2 明代叶赫部的马市贸易情况64-68
  • 5.4 明代叶赫部经济发展情况68-71
  • 5.4.1 促进了经济上的发展68-69
  • 5.4.2 社会生活的变化69-71
  • 第六章 结语71-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77-79
  • 致谢79-8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尊;明初辽东吸引少数民族南下定居政策述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布尼阿林;访纳兰祖籍[J];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3 张云樵;;明扈伦四部之一的叶赫部早期居城之所在[J];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01期

4 丛佩远;扈伦四部形成概述[J];民族研究;1984年02期

5 李欣 ,金基浩;叶赫部史初探[J];满族研究;1986年03期

6 赵东升;扈伦四部世系匡谬[J];满族研究;1991年04期

7 庄福临;试论“叶赫之墟”及其复苏[J];满族研究;1997年02期

8 薛柏成;论叶赫衰亡的历史启示[J];满族研究;1998年01期

9 庄福林,韩凤;叶赫部史上的“张”地地望辨[J];满族研究;1999年01期

10 薛柏成;论清人杨宾《叶赫行》诗的史料价值[J];满族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致远;[N];吉林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796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96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