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死刑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22:24

  本文关键词:两汉死刑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死刑 刑名 连坐 隐刑


【摘要】: 本文在认真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秦朝之前的死刑和两汉时期死刑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对比,希望能通过对两汉时期死刑进行具体的考察,如死刑的种类、执行时间及替代刑罚,以及和死刑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进一步了解两汉死刑制度的实施情况和特点及其影响。 首先论文第一部分,介绍死刑的沿革,主要介绍秦朝和先秦的五花八门且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探讨秦朝之前死刑实践层面上的因袭与变革。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眼于微观,主要对两汉时期死刑的实施情况,,包括死刑的执行方式和罪名的轻重等级的考察,其中介绍了死刑执行的基本方式和特殊方式,以及对死刑的轻重等级和殊死问题进行讨论;第四章谈到死刑有替代刑罚,即赦免、赎死和减死等几种情况和其出现的条件,在论及死刑犯家属问题时,本文根据罪犯罪行的轻重的情况,对家属的不同惩罚也进行了考察,揭示了汉朝时期对家属惩罚的实质情况。在第六章中,本文还对汉朝时期死刑执行地点进行详细的考察,根据大量的史料证明汉朝确实存在“隐刑”,弥补了其他学者对于汉代死刑执行地点情况研究的不足。第七章是根据前面的论述,总结出汉朝时期死刑的时代特点,从而揭示了死刑制度逐渐文明化的发展历程。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本部分更多探究的是两汉时期死刑制度的消极和积极影响。文章从宏观上论述了死刑对于两汉政府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对于后世历代死刑制度的影响和借鉴。
【关键词】:死刑 刑名 连坐 隐刑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4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8
  • 第一章 死刑制度的起源和沿革8-12
  • 第二章 死刑的执行方式12-18
  • 一、基本方式12-15
  • (一) 斩刑12-13
  • (二) 绞刑13-15
  • 二、特殊方式15-18
  • 第三章 死刑罪名种类和轻重等级18-29
  • 一、罪名种类及对罪犯的处罚方式18-26
  • (一) 政治性犯罪18-22
  • (二) 经济犯罪22-23
  • (三) 违反伦常罪23-24
  • (四) 其他死罪24-26
  • 二、死刑的轻重等级26-29
  • (一) 处死方式之轻重等级26-27
  • (二) 行危害程度之轻重等级27-29
  • 第四章 死刑的赦免与赎死制度29-34
  • 一、赦29-31
  • 二、减死31-32
  • 三、赎死32-34
  • 第五章 两汉时期对死刑犯家属连坐的惩罚34-39
  • 一、弃市死刑34-35
  • 二、徒刑35-36
  • 三、迁徙36-37
  • 四、禁锢37
  • 五、归故郡、免为庶人37-38
  • 六、小结38-39
  • 第六章 死刑的执行39-47
  • 一、执行时间39-41
  • 二、执行场所41-47
  • (一) 明刑及其执行场所41-42
  • (二) 隐刑及其执行场所42-47
  • 第七章 两汉时期死刑的时代特点47-50
  • (一) 死刑执行种类逐步减少,残酷程度大为降低47-48
  • (二) 从死刑滥用到限制死刑、死刑法定,从残酷到人道48-49
  • (三) 从法外施刑变为法内施刑49-50
  • 结语50-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丹;;日字上的斑点[J];岁月;2007年05期

2 何蜀;一个死刑犯的传奇人生[J];文史博览;2002年01期

3 ;小幽默[J];江淮法治;2007年24期

4 郑小驴;;枪决的下午[J];创作;2008年05期

5 杨中标;;执行死刑[J];岁月;2008年08期

6 李敬宇;;鬼·初恋[J];福建文学;2006年07期

7 范益松;;《被平反的死刑犯》和文献戏剧[J];戏剧艺术;2006年05期

8 赵一明;;罪犯死刑全过程大解密[J];西江月;2009年22期

9 郭奇瑞;;死刑参观券[J];东西南北;2002年04期

10 钟华友 ,李郭艳;李云龙:让死刑犯“起死回生”[J];法律与生活;2004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龙;;研究死刑、为死刑犯辩护——谈教授型律师要做好专业定位[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高聪明;;从宋代法律制度看关子版准敕文[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3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4 温万名;;浅议最高人民法院拟收回死刑复核权——从董必武恤杀慎刑的法学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5 高聪明;;从宋代法律制度看关子版准敕文[A];东至关子钞版暨两宋纸币——两宋纸币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后文洙;;奇袭南洋岸镇[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7 杨树;;董学初探[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王宏玉;;从刑事立法政策的角度看我国死刑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雷雨云;;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晟;;光突发交换技术研究进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斗斗;死刑犯多了一次说话的机会[N];法制日报;2009年

2 杨瑞武;与死刑犯面对面[N];太原日报;2005年

3 杨涛;死刑犯可以结婚吗[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国;死刑犯可以要求结婚吗?[N];工人日报;2002年

5 李青 黄辉;死刑犯捐器官为何难如愿[N];法制生活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台建林 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 本报实习生 鲜慧君;死刑犯欲“捐器官换减刑”引发争议[N];法制日报;2010年

7 林剑波;证据不足,“死刑犯”当庭释放[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死刑犯”申诉近4年 闽高院终审判无罪[N];检察日报;2003年

9 王斗斗;结婚是权利 行使缺程序[N];法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东红 实习生 王平;亲情无罪[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芳;古代刑名诠考[D];浙江大学;2009年

2 曹玲玲;论器官权利[D];吉林大学;2009年

3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冬;生育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刘艳萍;美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吴萃;清代证据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连宏;汉唐刑罚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仪;清代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强;论死刑犯器官捐献的可行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雪静;两汉死刑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兵;死刑犯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孙淑敏;死刑犯生育权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森;死刑执行程序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侯旭艳;中国死刑执行制度探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邹景宏;死刑犯的实体权利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童豪;论死刑犯的权利[D];贵州大学;2008年

9 彭云强;死刑犯人权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孔倩茜;清代充军刑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0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00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