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尺牍名实考论
本文关键词:鸿都尺牍名实考论
【摘要】:鸿都门学是东汉光和年间由汉灵帝发起创立的一所艺文机构,它的创立在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选士方式上,鸿都门学突破了两汉传统以经术、德行为核心的察举制,诸生以尺牍、辞赋和鸟虫书等才艺作为进身之阶。鸿都尺牍构成主体是形制上长度为汉尺一尺的木牍,内容则主要是章、表、奏、启等公牍文,所用书体应为汉代通行的官方正订书体隶书。鸿都门学群体中应有相当数量的文吏存在,体现了东汉末年政治危机下统治者对吏能的倚重。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鸿都门学 尺牍 公牍文 文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ZS09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WX0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2
【正文快照】: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东汉王朝的第十一中国古代用以书写和记录的材料种类很多,位君主汉灵帝刘宏因喜好文艺,创设鸿都门学,包括动物、矿物和植物。有的是自然产品,有的是“时其中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人工制成。有些是坚硬耐久的,有些是柔软易损及工书鸟虫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咏秋;历代简牍形制特点概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年02期
2 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继刚;汉灵帝鸿都门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谈家胜;;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汤文博;;试析章学诚的性情观[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4 韦伟权;;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文字元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梁冬丽;;史传论赞流变与通俗小说篇尾诗的生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黄海烈;;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7 傅荣贤;;简帛文献与我国早期图书和图书馆的基本面貌[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03期
8 李长春;;“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熹教育思想新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9 王志刚;;历史编纂的文史相生之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傅荣贤;;《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辨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珏;;浅谈书籍装帧发展中的“技”与“艺”[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蒋红斌;;事物的外部因素与设计的创造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黄海烈;;秦地方官制研究综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5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6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利N,
本文编号:808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0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