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及其历史观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23:19
本文关键词:“秦政”及其历史观基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政” 秦始皇 统治模式 历史观 法家思想
【摘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秦王朝,创立了一整套统治模式进行王朝的统治。秦王朝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十余年,但是它所创立的统治模式却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所谓“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制也”。“秦政”在被历代借鉴和继承的同时,也不断被批判、抨击、诟病。“秦政”有什么样的特点,它又有怎样的历史观基础,以致历代对它的认识会出现如此显著的不同,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采用分析、归纳和史论结合的方法,以“秦政”作为统领秦朝统治模式的标识,力图从宏观的角度,总结、概括和归纳秦朝统治模式的特点,探究秦朝具体制度的背后隐含的特征,并尝试从历史观方面对“秦政”作分析和探讨,揭示“秦政”产生的历史观基础。 本文首先概述“秦政”,揭示“秦政”统治模式的涵义。其次,从集权主义的皇帝制度,“废分封、行郡县”的统治模式,“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统治理念,“焚书坑儒”的文化措施,急政暴虐的施政特点,极端功利的治国意识等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对“秦政”进行深入的论述和探讨,总结“秦政”的特点。再次,立足于法家的历史观,通过法家和儒家对比,从“大一统”的天下观、“五德终始说”下的天命观、“重民愚民”的天人观和“厚今薄古”的古今观四个维度来讨论“秦政”产生的历史观基础。
【关键词】:“秦政” 秦始皇 统治模式 历史观 法家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3;D6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
- 一、"秦政"概述6-9
- 1、历代文献中的"秦政"6-7
- 2、"秦政"的涵义7-9
- 二、"秦政"的特点9-28
- 1、集权主义的皇帝制度9-13
- 2、废分封、行郡县的统治体制13-16
-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统治理念16-18
- 4、"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18-21
- 5、急政暴虐的施政方式21-25
- 6、极端功利的治国意识25-28
- 三、"秦政"的历史观基础28-39
- 1、"大一统"的天下观28-32
- 2、"五德终始说"下的天命观32-34
- 3、"重民"、"愚民"的天人观34-36
- 4、"厚今薄古"的古今观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4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4-45
- 致谢4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怡;;试论秦始皇之“残暴”[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梅媛;秦始皇的帝王情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0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1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