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儒学史与古代史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17-09-08 18:37

  本文关键词:重写儒学史与古代史意识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儒学史 古代史 意识形态


【摘要】:儒学史需要重写。儒学史的书写,一直受到权力政治与价值偏执的干扰。重写儒学史,必须打破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桎梏:一是晚清以来将中国的落后归诸儒学,因此产生的以文化因素解释中国政治落后的僵化观念;二是为了建构现代国家而确立起来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变迁固化下来的中国一直落后的古代史意识形态观念。正是两者的交相作用,造成儒学史书写中的意识形态扭曲。重写儒学史,需要确立起现代价值向度和现代知识取向:前者涉及重写儒学史的历史评价尺度,后者关系到重写儒学史的知识公度性。重写儒学史,目的不在重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派系独尊,而是在尊重儒学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为中国在现代转变中吸纳本土重要思想资源、开创新的思想创造局面奠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儒学史 古代史 意识形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Z003)
【分类号】:B222;K22
【正文快照】: 一部儒学史,实际上一直处在不断地重写的状态。从古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儒学以经学的方式、道统的追溯,不断改写着。从现代思想史的角度看,不同时期,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书写的儒学史,就更是呈现出花样翻新的重写情景。从今天的角度看,重写儒学史,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还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剑涛;经典、经典的替代及其条件——从儒家经典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关系切入[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郑大华;;论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任剑涛;;国家转型、中立性国家与社会稳定[J];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秦淮;;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赵妙法;;朱熹的是非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9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10 顾友谷;;对常乃德和胡适文化争论的现实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黄启后;;用儒家良方缩小贫富差距[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时龙;;师道的终结——论罗汝芳对明太祖《六谕》的推崇[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乔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形态、历史方位及其基本政治元素辨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特质[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科;;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必然性与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曾继耘;;略论两汉经学对古代封建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慎之;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经典[J];开放时代;1998年05期

2 于建嵘;;当前压力维稳的困境与出路——再论中国社会的刚性稳定[J];探索与争鸣;2012年09期

3 任剑涛;经典解读中的原创思想负载——从《孟子字义疏证》与《孟子微》看[J];中国哲学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晓蕾;学史与治国:对唐朝兴衰史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2年01期

2 吴岩;;从《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蜕变》到《清代学术概论》——文本发生学视角下的清学史著述解读[J];史林;2012年01期

3 陈谦豫;;略谈《史记》的思想性[J];语文学习;1978年08期

4 陈桐生;评《战国文学史》[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4期

5 唐明贵;读赵伯雄先生《春秋学史》[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4期

6 李明;;通过文学史上曹操和历史上曹操的比较谈如何读史书与文学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815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15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