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将”与北宋皇权
发布时间:2017-09-08 21:22
本文关键词:“阉将”与北宋皇权
【摘要】: 宦官,是我国古代在宫廷内侍奉君主及其家族的官员。宦官一般由经过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充任。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及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如影随形,是整个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帝担心臣下分享自己的权力,威胁其地位。出于巩固皇权的需要,皇帝们授予宦官权力,以制衡大臣之权,其中以典兵之权至为重要。宦官正是专断了典兵之权,大大增加了自身的权势、地位,正是通过掌握了军队,宦官遂取得借以专权的最主要的实力资本,以致形成“宦官之祸”汉唐即是典例。 继五代之后,北宋立国,有感于骄兵悍将之跋扈,北宋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防范、抑制武将,其中以驭使宦官参预军事为比较重要手段之一。有宋一代,宦官以走马承受、监军、乃至主帅的身份参预到军事领域中去,代代不乏其人,仅就《宋史·宦者传》所载,北宋宦官列传者42人中,有27人不同程度的参预过军事,人数如此之多,为历代少有,其中诸如秦翰、张继恩等人战功卓著,颇受世人好评!然而,宦官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宦官依仗皇帝对其宠信,到军中后,骄横跋扈,陷害大臣、掣肘主将,寝淫日久,遂使流弊多出。另外,北宋统治者授予宦官参预军事的权利,就是想把军队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这项制度本身的弊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暴露!虽如此,北宋王朝却未重蹈汉、唐宦官弄权以致亡国的覆辙。究其根本,无非是宋代帝王没有使宦官再次成为防范的终结者,而是作为防范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换而言之,北宋统治者在抑制文臣武将的同时也抑制了宦官势力的发展,诚如朱老夫子所说“一切都收了”,而宦官只不过是其在军队中的一个代理人,而军队的控制权则全归皇帝掌握。可见,北宋皇权是呈逐渐加强的态势。
【关键词】:北宋 宦官 参预军事 皇权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第一章 、北宋宦官参预军事的历史背景12-22
- 第一节 、北宋防范政策的形成13-18
- 第二节 、君主专制架构下的宦官18-22
- 第二章 、北宋内侍向"阉将"转变的过程22-34
- 第一节 、阉官系统下的武人22-24
- 第二节 、武官系统下的阉将24-34
- 第三章 、宦官参预军事对北宋的影响34-45
- 第一节 、宦官个人良好表现34-36
- 第二节 、宦官参预军事的弊端36-45
- 第四章 、北宋何以无阉祸45-51
- 第一节 、汉、唐宦祸浅析45-46
- 第二节 、北宋何以无阉祸46-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周春;;孙子论将帅素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华瑞;北宋仁宗时期联蕃制夏政策述论[J];河北学刊;1989年06期
4 李华瑞;论宋夏战争[J];河北学刊;1999年02期
5 陈峰;论宋初三朝的禁军三衙将帅[J];河北学刊;2002年02期
6 范学辉;北宋三衙除授制度简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冉红斌;麻建科;;历代封建王朝军队衰亡原因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吕卓民;论李继迁舍夏取灵与西夏建国的关系[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李华瑞;论宋夏争夺西北少数民族的斗争[J];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02期
10 张邦炜;北宋宦官问题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本文编号:816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1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