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南岭湘粤走廊及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8:29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南岭湘粤走廊及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湘粤走廊 毗邻地带 社会发展


【摘要】: 湘粤走廊由耒水、武水、舂陵水、连江和联结它们的陆上通道构成。历史时期,湘粤走廊一直是国家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湘粤毗邻地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发展的中轴线。明清时期,湘粤走廊分布着湘粤毗邻地带最多的人口和城镇,运输贸易繁盛,社会经济发达,同时,湘粤走廊沿线设有众多官署衙门和各级学校,驻有大量军队,是湘粤毗邻地带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湘粤走廊的存在,促进了湘粤毗邻地带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兴盛和山区的开发,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中央政府在走廊沿线设立各种官署,管理来往车船,并驻兵设防,保证了交通走廊的畅通,也带动了湘粤毗邻地带整个社会的互动发展。湘粤走廊与湘粤毗邻地带的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交通走廊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走廊沿线区域,而远离交通要道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社会发展缓慢。
【关键词】:明清 湘粤走廊 毗邻地带 社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湘粤毗邻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归划12-16
  • 第一节 湘粤交通走廊的涵义及其地理环境12-13
  • 第二节 湘粤毗邻地区的行政归属及政区沿革13-16
  • 第二章 湘粤交通走廊的历史分析16-24
  • 第一节 湘粤交通路线水陆路构成分析16-20
  • 第二节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驿道研究20-22
  • 第三节 交通走廊行走人群及沿线地区分析22-24
  • 第三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的人口、民族概况24-34
  • 第一节 人口分布24-25
  • 第二节 人口迁徙研究25-28
  • 第三节 民族构成28-30
  • 第四节 瑶族的社会状况30-34
  • 第四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带经济发展互动研究34-50
  • 第一节 过境贸易及其影响34-37
  • 第二节 物产和矿业37-43
  • 第三节 交通走廊沿线城镇、商埠、墟市分布及概况43-48
  • 第四节 岭南岭北经济比较48-50
  • 第五章 明清湘粤毗邻地区的政治、军事研究50-58
  • 第一节 国家对交通走廊及毗邻地带的管理50-52
  • 第二节 湘粤交通走廊的军事控制52-54
  • 第三节 湘粤毗邻地带的社会不稳定状况分析54-58
  • 第六章 湘粤毗邻地带的文化教育58-63
  • 第一节 教育概况与人才分布58-61
  • 第二节 瑶族的学校教育61-63
  • 第七章 明清湘粤走廊与湘粤毗邻地带社会发展关系研究63-69
  • 第一节 社会发展规律研究63-65
  • 第二节 社会发展原因分析65-66
  • 第三节 湘粤走廊对其毗邻地带社会发展的影响66-69
  • 结论69-70
  • 注释70-78
  • 参考文献78-87
  • 附录87-89
  • 索引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义;吴阳;;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群英;;明清时期男旦“走红”现象的维度蠡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晓霞;;明清湟水流域藏族人口数量及分布地域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4 王秀萍;朱海燕;朱旗;;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以茶诗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马思源;应亮;;明清漆器特征及其审美取向探究[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6 刘首含;;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形式美法则的体现[J];华章;2011年18期

7 吴启纲;;明清时期的烟文化现象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8 赵炎秋;;明清叙事思想发展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9 姜振逵;李金财;;浅论明清时期潮人的思想特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吴建新;;明清时期广东山区的陂塘水利与生态环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兆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文学;;从商业教科书看明清晋商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李剑平;郑庆春;;明清时期的晋商民居[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唐建军;陈学文;仇名虎;胡永吉;;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沈e,

本文编号:819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19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