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水运业的经营
本文关键词:南宋水运业的经营
【摘要】: 水运是中国历史时期历代王朝物资传输的主要方式。南宋都城临安,区位优势明显,是江南运河、浙东运河及钱塘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江南运河对南宋江淮地区财赋的转输,政令布达畅通以及沿岸市镇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浙东运河则是南宋交通海外获取商税的重要通道,南宋时盐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浙东运河在食盐的运销中发挥着很大作用。此两条运河为南宋赖以存在的生命线。而海外贸易税收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因而南宋对海外贸易极为重视,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南宋海运的发展。 本文在分析历史地理文献的基础上,辅以实地考察,运用历史地理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南宋对临安城内外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的经营以及南宋漕运与海运的发展。研究发现,南宋在偏安150余年里,统治相对稳定,南方经济的繁荣充当了其物质后盾,而水运则是其物质基础发挥效能的关键。
【关键词】:南宋 水运 经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1
- 2 南宋都城临安水运事业的繁荣11-27
- 2.1 运河是南宋定都临安的重要原因11-13
- 2.2 临安城内外运河13-16
- 2.2.1 城内运河13-15
- 2.2.2 城外运河15-16
- 2.3 城内外运河的综合整治16-18
- 2.4 水运的繁荣18-20
- 2.5 城市经济的发展20-25
- 2.6 南宋临安水运业繁荣的原因分析25-27
- 3 南宋对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的整治27-34
- 3.1 江南运河的整治27-29
- 3.2 江南运河水上物资的运输29-31
- 3.3 江南运河流域市镇经济的发展31-32
- 3.4 浙东运河的整治与经营32-34
- 4 南宋时期的漕运34-44
- 4.1 南宋时期的漕运制度35-36
- 4.2 漕运管理机构36-37
- 4.3 漕运组织体制37-38
- 4.4 南宋漕运管理措施及存在弊端38-40
- 4.5 南宋临安漕粮输入及储存40-44
- 5 南宋海运的发展44-52
- 5.1 南宋海外贸易政策44-45
- 5.2 海运管理机构─南宋市舶司的兴废45-47
- 5.3 南宋海运的繁荣47-50
- 5.4 海运的发展促进了明州及腹地经济的发展50-52
- 6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个人简介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龙;;论卢祖皋的咏物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2 王永球;;松阳潘山宋墓[J];东方博物;2011年02期
3 程碧英;;《朱子语类》新词札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雷宇;;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董海鹏;;建功立业,经邦济世——陈亮事功思想探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丁楹;;南宋干谒与文学论纲[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侯耀坤;辛颖;;南宋临安的薪柴——物资流通与城市生活[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8 姚培锋;陈国灿;裘珂雁;;南宋绍兴地区的市镇与农村经济[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培;;深厚淳质,植意卓绝——论杨万里的辞赋创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春新;谢盈盈;;南宋川南墓葬石刻独特的艺术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明;;南宋时期建置浙江的中央及该省医学教育[A];颈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损伤针刀与手法治疗新进展——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200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资料汇编[C];2005年
2 金长安;;深圳水运事业的发展与对策[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3 郑世明;江华君;;营业性渔运船舶纳入正轨管理之我见[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7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7年
4 朱德明;;南宋时期浙江慈善医疗机构考述[A];颈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损伤针刀与手法治疗新进展——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暨200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资料汇编[C];2005年
5 莫国宁;;加快我市水运业的发展之我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吴汝苗;;余杭水运市场管理问题的探讨[A];2005年公路交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孙美荣;李占江;;浅议江苏水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孙美荣;李占江;;浅议江苏水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天禹;;双轮飞转——老子故里航运站两个文明建设取得双硕果[A];长江分道航行与船舶操纵技术——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集(第十辑)[C];1997年
10 沙正荣;张树芬;;浅谈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纵横联络[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8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跃、黄如伦、罗向荣;红红火火水运业旺了浙东小渔村[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记者 朱小兵 通讯员 徐丽诺;全市水运运力全省第三[N];台州日报;2011年
3 梁泽义;桂平造船水运业异军突起[N];广西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名中;水运业 为何风光不再[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5 ;水运业“水涨船高”[N];经理日报;2004年
6 实习记者 高斌;湖北加快推进向水运强省跨越[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通讯员 潘芳芳 本报记者 廖礼中;绍兴水运迈向“杭州湾时代”[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王雪鸿;扬州交通海事多措助推水运业共度“寒潮”[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一田;我国水运业走出“瓶颈”[N];中国船舶报;2000年
10 黄常忠;水运业转机凸显[N];证券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红;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D];西北大学;1999年
3 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4 解旬灵;南宋四灵诗派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韩立平;南宋中兴诗坛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何玉红;南宋西北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单晓娜;理念与行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文龙;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王菲菲;论南宋音乐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历史定位[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宗宇;南宋水运业的经营[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明;水运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王晶;南宋书院教学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喜芳;范成大民俗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磊;论南宋学生干政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文涛;南宋时期温州农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颛静莉;真德秀政法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张建民;南宋太学生干政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庄战燕;论南宋都城临安文人群体的交游与唱和[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万志强;南宋隐逸词简论[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6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2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