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卜正民晚明士绅社会研究的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0:11
本文关键词:对卜正民晚明士绅社会研究的再研究
【摘要】: 卜正民是以研究中国明代史著称汉学家,其研究成果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和文化》一书获2000年度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这是美国亚洲学会中国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卜正民对晚明社会中的士绅及其士绅社会有深入研究,相关论述散见于各类著作和文章中,其中《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社会士绅社会的形成》以公共领域为研究视角,围绕士绅对佛教的捐赠展开论析,认为士绅的公共性可以让他们在国家之外行使地方管理职能,士绅互动构成的士绅社会与西方公共领域相类似,士绅的互动需要一个与独立于国家的保持公共性的场所,佛教寺院因为具有独立性而成为士绅捐赠的对象。晚明佛教促进了士绅社会的形成,并对社会进行了再塑造。士绅社会的形成表明明代末期国家与社会呈分离趋向。 本文主体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从士绅的定位、士绅社会的双面性、士绅对佛教的捐赠入手,论述卜正民以“公共领域”概念研究中国士绅和士绅社会的能否成立,对士绅、士绅社会和佛教三者关系的把握是否全面。第二章围绕“公共领域”概念之含义、背景以及本概念在汉学研究中的使用,论述卜正民使用本概念以研究士绅社会存在的不足。结语对卜正民研究中采用“国家—社会”模式的适用性问题做了总结,指出卜正民虽然坚持中国中心观,但是尚未完全超越依据西方经验研究中国的既有模式。
【关键词】:卜正民 公共领域 士绅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3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绪论:卜正民士绅社会研究的主要路径及论著的整体特色11-13
- 第一章 士绅、士绅社会和佛教之间的关系13-31
- 第一节 士绅的定位:存在于何种体系中13-17
- 第二节 士绅社会:双面的中间层17-24
- 第三节 士绅与佛教:被扭曲的捐赠关系24-31
- 第二章 公共领域在士绅社会研究中的适用性31-41
- 第一节 公共领域的概念、特点及形成背景31-33
- 第二节 公共领域在士绅社会研究中的应用33-36
- 第三节 公共领域是对士绅社会的误读36-41
- 结语41-45
- 附录45-56
- 参考文献56-60
- 后记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娟;晚明士人的文化适应和信仰抉择[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3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3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