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称号问题再探

发布时间:2017-09-13 07:01

  本文关键词: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称号问题再探


  更多相关文章: 张淮深 称号 检校官 五稔三迁


【摘要】:张淮深在归义军内部并未自称过常侍,而是曾使用与常侍相搭配的宪衔之简称大夫作为自己的称号。自乾符四年至中和元年的五年间,张淮深先后获得过散骑常侍、户部尚书及兵部尚书等三次检校官的晋升,此即P.3720《张淮深造窟功德记》中所谓的"五稔三迁"。光启三年五月至九月间,张淮深开始在归义军内部使用仆射称号。张淮深卒后所获得的"司徒"赠官,当与索勋有关。虽然归义军在张承奉时期一度不再使用司徒指代张淮深,但到了曹议金统治时期,张淮深的司徒称号又得以恢复并沿用。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张淮深 称号 检校官 五稔三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宋之际河陇地区政治形态演变研究”(14CZS013)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唐宋之际西北地区与中央政府互动关系研究”(12H029)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大中五年(851),唐政府以张议潮所献河陇图籍为依据,设置归义军并以张议潮为首任节度使。由于此后归义军在经营河陇层面与中央存在矛盾,故张议潮被迫于咸通八年(867)归阙,其侄张淮深开始掌管归义军。大顺元年(890)二月,张淮深死于归义军内部的政治动乱。其间,张淮深实际控制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新江;沙州张淮深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0年02期

2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三篇证误与考释[J];敦煌学辑刊;1992年Z1期

3 李军;;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事迹考[J];敦煌学辑刊;2009年02期

4 李永宁;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权者之更迭[J];敦煌研究;1986年02期

5 邓文宽;也谈张淮深之死[J];敦煌研究;1988年01期

6 郑炳林;张淮深改建北大像和开凿94窟年代再探─—读《辞弁邈生赞》札记[J];敦煌研究;1994年03期

7 冯培红;有关敦煌文书的两则读书札记[J];敦煌学辑刊;1995年02期

8 杨宝玉;吴丽娱;;P.3804咸通七年愿文与张议潮入京前夕的庆寺法会[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李军;;清抄本《京兆翁氏族谱》与晚唐河西历史囿[J];历史研究;2014年03期

10 李军;;晚唐五代归义军与凉州节度关系考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7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10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龙;;中华版《资治通鉴》辨证30例[J];安徽史学;1988年03期

2 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忯鹘史事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3 张广达 ,荣新江;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S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荣新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J];敦煌学辑刊;1986年02期

5 荣新江;沙州张淮深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0年02期

6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三篇证误与考释[J];敦煌学辑刊;1992年Z1期

7 刘安志;关于唐代沙州升为都督府的时间问题[J];敦煌学辑刊;2004年02期

8 李军;;晚唐五代肃州相关史实考述[J];敦煌学辑刊;2005年03期

9 郑炳林;《索勋纪德碑》研究[J];敦煌学辑刊;1994年02期

10 李永宁;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权者之更迭[J];敦煌研究;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修身;张淮深之死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2 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忯鹘史事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3 f麟;;张淮深之死疑案的研究[J];敦煌学辑刊;1993年02期

4 郑炳林;张淮深改建北大像和开凿94窟年代再探─—读《辞弁邈生赞》札记[J];敦煌研究;1994年03期

5 李丽;关于《张淮深墓志铭》的两个问题[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6 杨森;小议张淮深受旌节[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7 吴格言;张淮深题材系列作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李永宁;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权者之更迭[J];敦煌研究;1986年02期

9 王伟琴;;P.3451残卷歌颂对象及其创作时代考[J];敦煌学辑刊;2008年02期

10 张黎琼;;莫高窟第94窟《张淮深造窟功德碑》相关问题论述[J];知识经济;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842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2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