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及其儒学译述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朝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及其儒学译述研究
【摘要】:"四书"域外传播史是"中学西传"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结合"礼仪之争"这一时代背景,可对比利时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的儒学译介成果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他于1711年在布拉格出版的儒学典籍译著《中华帝国六经》(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进而以该书《中庸》译文为例,比较卫氏译文与其他拉丁文译本之间的异同。一方面勾勒出16-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典籍翻译与阐释的基本路径;另一方面着重探讨卫氏译文的独特之处及个中缘由。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耶稣会士 礼仪之争 《中庸》 概念译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20019)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科研项目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比利时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Francois Noel,1651-1729)是18世纪中西“礼仪之争”历史舞台上的关键人物,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于他在耶稣会饱受各方批评质疑的危机时刻,两度被任命为中国会省的差会“代理人”(Sinensis missionisprocurator)返回罗马,就中国礼仪的性质向教皇上呈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莹;;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以“天”的翻译为例[J];学术研究;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菁;汉译新约《圣经》“白徐译本”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灵美;高一志“修治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新;;中国人与上帝的相遇: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神人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张志斌;也谈明未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J];晋阳学刊;1990年04期
3 康志杰;;也谈“关于明清耶稣会士在华活动评价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93年10期
4 李晓芳;1605年前的澳门与入华耶稣会士[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白才儒;明末社会危机与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的根本冲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静,邢战国;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士与西画东传[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7 刘咨;;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思想[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8 王春瑜;;大顺军与耶稣会士关系史实初探[J];学术研究;1981年02期
9 李晟文;清代法国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策略[J];清史研究;1995年03期
10 周远梅;;会通以求超胜——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文化观和翻译观[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国武;张海祥;;耶稣会士与尼布楚谈判[A];信息社会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唐锡仁;黄德志;;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与西方地学的开始传入[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启蒙时代的中学西传[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张治;“说什么”和“怎么说”[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燕;法国耶稣会士兼“国王数学家”李明及其《中国近事报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3 宾静;清代禁教时期华籍天主教徒的传教活动研究(1721—1846)[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磊;鼎革之变中朱明政权与耶稣会士的军事政治合作[D];宁波大学;2011年
2 苏新红;晚明士大夫对耶稣会士交往态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盛桦;论晚明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学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冯晶;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对中国教育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楚怡俊;从明清间耶稣会士著作看他们对佛教的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吕英杰;晚明耶稣会士译著序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冒亚军;明清之间耶稣会与中国政权及澳门关系研究(1557-1722)[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李晓芳;明末耶稣会士在韶州的活动[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琼;明清之际西学的传入与中国社会的迎纳心态[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44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