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农业灾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5:26
本文关键词:元代农业灾害研究
【摘要】: 元代农业灾害频繁,几乎各种灾害都发生过。农业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环境灾害三大灾种差异大,各灾种内也极不平衡;它们又有共性,发生频率高,多大灾、连灾及群灾。灾害众多既有客观原因,亦有人为因素,尤其是大规模的屯田和砍伐森林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与农业灾害频繁有密切联系;此外,元代的围湖造田、赋税苛重、政治腐败、战争频繁及大量的饥、贫、流民的长期存在等,,对农业灾害均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元统治者为保持社会的稳定、维护自己的统治,较为重视灾害的赈济与防治。设立了专门的灾害赈济机构和监察机构;制定了惩治赈济不力的官员的法令及具体的制裁标准;规定了灾害申报、检踏、体覆和监察的程序及每年申报灾害的时间;赈济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其赈济方式及钱粮的来源,基本沿袭以前各代,但赈济力度要大于前代,因而其赈济的效果较好。 元统治者灾害的防治意识较强,防治措施既有对以前各代的总结、继承,又有所创新。元代“重农”思想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经历了“完全的游牧经济”到“初步认识到农耕经济的重要意义”,再到“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间制定许多发展农业、限制畜牧业的法令;极为重视农桑,除政府颁布《农桑辑要》外,还有大批农学家著书立说传播农业技术。元统治者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认为“灾害可治”,并认识到“天灾”、“人祸”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其灾害防治过程中始终存在“治”与“敬”的矛盾,出现很多禳灾活动,影响了灾害的防治效果。在灾害防治中,耕作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技术等,都有使用,灌溉工具也得以改进与更新。灾害防治方法在当时较为先进,其许多方法在当今仍有意义。元代屯田于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不可否定,但也严重破坏了植被,加剧了农业灾害。
【关键词】:元代 农业灾害 赈济 防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9-11
-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11-12
- 三、国内外研究概述12-13
- 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3
- 五、研究的创新与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13-15
- 第一章 元代农业灾害种类、特点及成因15-33
- 第一节 元代农业灾害种类15-21
- 一、农业气象灾害15-17
- 二、农业生物灾害17-21
- 三、农业环境灾害21
- 第二节 元代农业灾害的特点21-24
- 一、灾类特点21-22
- 二、灾情特点22-24
- 第三节 元代农业灾害频繁的成因24-33
- 一、自然因素25
- 二、人为因素25-33
- 第二章 元代农业灾害的防治33-47
- 第一节 元代农业灾害防治思想33-42
- 一、重农思想下的农业灾害观33-36
- 二、“治”与“敬”的矛盾36-39
- 三、元代灾害观对农业灾害防治的影响39-42
- 第二节 元代农业灾害的防治措施42-47
- 一、政策措施42-43
- 二、技术手段43-47
- 第三章 元代农业灾害的赈济47-61
- 第一节 元代农业灾害的赈济机构与标准47-51
- 一、赈济机构47-50
- 二、赈济标准50-51
- 第二节 元代农业灾害的赈济方式及赈济钱粮的来源51-54
- 一、赈济方式51-53
- 二、赈济钱粮的来源53-54
- 第三节 元代农业灾害的赈济效果54-56
- 一、积极效果54-55
- 二、存在的弊端55-56
- 第四节 元代应对农业灾害的经验、技术的历史继承与创新56-61
- 一、历史继承57-58
- 二、创新之处58-61
- 结论61-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9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小平;元代山西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武会丽;元代浙西水利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娟娟;元代慈善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8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