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重文轻武士风与士人命运

发布时间:2017-09-15 05:28

  本文关键词:晚唐重文轻武士风与士人命运


  更多相关文章: 重文轻武 士人 武人 命运


【摘要】:晚唐武宗朝后,君臣未能审时度势,重文教,轻武事,形成重文轻武士风,影响了众多士子的人生选择和个体命运。此风导致士大夫阶层更为清高的心理态势,助推了士人阶层与武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最终引发末世之中武人对士人的杀戮和报复。这一惨痛历史教训值得深切反思。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重文轻武 士人 武人 命运
【基金】: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项目(xyyb1302)
【分类号】:K242.4
【正文快照】: 所谓士风,是士大夫阶层思想价值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普遍行事方式,即士子和文官阶层日常风习和兴味趋尚。余英时将封建“士”阶层称为“知识人”,并考察其发展历史,认为“以‘道统’来驯伏‘治统’,是后世儒家知识人所最为重视的一件大事”,[1](P607)强调了早期士阶层对统治者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尚永亮;;“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萧平学;唐代国势与士风转变[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徐乐军;;令狐~胪硖剖砙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4 罗时进;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J];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5 尹楚彬;咸、乾士风与艳情诗风[J];文学遗产;2002年06期

6 徐乐军;;杜牧非议李德裕原因检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绫的历史嬗变——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出版选题《中华博物通考》编纂手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王林;张威;;唐紫笋贡茶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陈琪;;诗史互笺——《长恨歌》美学与史学研究角度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关传友;中国园林桂花造景历史及其文化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王Oz;;论干谒之风与唐代文学的新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楠;试论唐彦谦诗歌风格的多样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宋皓琨;;论比较法在北宋诗学批评中的运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赵晓星,寇甲;一本唐史入门的必备工具书——评黄永年先生的《唐史史料学》[J];敦煌学辑刊;2004年02期

9 黎国韬;;敦煌遗书若干戏剧乐舞问题考[J];敦煌研究;2010年05期

10 张艳辉;;论吴融的艳情诗[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灄;;浅谈道教与唐代士大夫科举入仕的关系[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九卷)[C];2014年

2 王永平;;论唐代的宫廷饮膳管理[A];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C];2005年

3 吕冠军;;唐五代书家杨凝式的家族与家学[A];《唐史论丛》第二十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明静;大历、贞元文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魏娜;中唐诗歌新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梁尔涛;唐代家族与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赵目珍;唐《诗人主客图》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谷怡然;论曹松的思想及诗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立鹏;唐代宫廷消费问题初探[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杨柏林;黄滔诗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曹新玲;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乐军;;杜牧非议李德裕原因检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从“轻武”与“尚武”看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马飞炜;胡重明;;宋朝:浪漫与倔强的时代——漫谈“重文轻武”[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3 王晓如;;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对士风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4 谭平;论宋朝驾驭武将的宽严错位及其后果[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854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54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