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1:47
本文关键词:《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究
【摘要】: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研究中原文化只强调它对周边区域文化的影响并不全面,中原文化仍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而不同的区域文化是相互影响彼此交融的。因此,研究区域文化时,应把它放在全国整体文化背景下来考察。 南诏系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唐朝几乎并存亡的这二百多年间,双方既有亲和善政也有兵戎相见。尤其是在天宝九载(750)唐朝实行“皇化”政策和南诏“阻绝皇化”矛盾冲突,导致天宝战争爆发。本文选取的就是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碑实名器——《南诏德化碑》这一南诏经典文学作品和李、杜为代表的唐代天宝战争诗对比印证,整合双方文学作品中再现的天宝战争风貌,探讨天宝战争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南诏精英的复杂心态。并以战争遗存至今的碑、冢及明代建立的李宓宗庙附作考释,进一步表述唐诗穿越时空的不朽风范,展示唐诗在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历程中光焰万丈的文学功用。
【关键词】:南诏德化碑 天宝战争 李白 杜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7.22;I206.2;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引言5-6
- 第一章 《南诏德化碑》6-13
- 第一节 《南诏德化碑》产生的唐、诏时事背景6-7
- 第二节 《南诏德化碑》纪详的史实7-13
- 第二章 唐代诗人的天宝战争诗13-32
- 第一节 李白的天宝战争诗13-18
- 第二节 杜甫的天宝战争诗18-23
- 第三节 其他诗人天宝战争诗作述略23-27
- 第四节 白居易续作的天宝战争诗27-30
- 第五节 李白、杜甫、白居易之比较30-32
- 第三章 天宝战争遗存大理的碑冢、李宓庙考略32-35
- 结语35-37
- 主要参考书37-38
- 后记38-39
- 附《南诏德化碑》原文39-4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春;南诏国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及其现代启示[D];大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56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5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