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史源学考察(以唐玄宗、肃宗朝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16 04:24
本文关键词:《资治通鉴》史源学考察(以唐玄宗、肃宗朝为中心)
【摘要】: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献名著,研究者众多,著述如林。相对而言,从史源学角度对其进行专门而深入研究的还较为少见。特别是唐五代纪部分,史料丰富,来源复杂,司马光加以甄辨考异,着力尤多,学界公认其价值不逊于两《唐书》,但其史源至今并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唐玄宗、肃宗两朝,经历了开天盛世和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关键性转折,可谓鉴往知来的重要时段。唐至宋初关于唐玄宗、肃宗两朝的文字记载很多,除正史实录外,还有众多的杂史小说等,足堪采摭。本文对《通鉴》玄、肃两朝纪作出比较全面的史源学考察,以期弄清其究竟采用了哪些史料,又如何处理各种不同史料,诸如正史与正史、正史与杂史小说、各种杂史小说之间的关系。通过此一个案研究,可以对《通鉴》的史源学特点,如是否像许多研究者所说,与《新唐书》相比较,司马光更信任《旧唐书》,得出一些更清晰准确的认识,这对更好地利用《通鉴》来研究唐史,当有所裨益。
【关键词】:《资治通鉴》 史源学 唐玄宗 唐肃宗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2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第一章 绪论7-28
- 第一节 什么是史源学7-11
- 第二节《资治通鉴》及其取材11-16
- 第三节 前人关于《资治通鉴》史源的研究16-24
- 第四节 本选题的意图和研究方法24-28
- 第二章 司马光以前关于唐玄宗、肃宗时期的主要历史著作28-35
- 第一节 实录28-29
- 第二节 正史29-31
- 第三节 编年体31-32
- 第四节 杂史32-33
- 第五节 传记33-34
- 第六节 小说34-35
- 第三章 从《通鉴考异》看《通鉴》史源35-64
- 第一节 关于《考异》35-37
- 第二节 《考异》中唐玄宗、肃宗朝所见书目及司马光的评价37-59
- 第三节 从《通鉴考异》见司马光的史源态度59-64
- 第四章 《资治通鉴》与两《唐书》64-96
- 第一节 《通鉴》唐纪与两《唐书》本纪的异同64-84
- 第二节 《通鉴》史事记载与两《唐书》传记84-93
- 第三节 用杂史小说补充两《唐书》之不足93-96
- 第五章 结论96-100
- 一、书目与《考异》基本一至97
- 二、正史、小说兼取97-98
- 三、于正史实录多信任,于笔记小说多怀疑98
- 四、同为正史,,区别对待98
- 五、同为小说,态度不同98-99
- 六、重视政治军事史料,较少涉及文化学术99-100
- 参考文献100-102
- 中文摘要102-104
- Abstract104-106
- 后记106-107
- 导师简介107-108
- 个人简介10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姗姗;唐五代人论开天兴衰[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6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