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制在唐代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浅论道制在唐代的演变
【摘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地方行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唐代的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的性质、职能的论述,揭示了其由虚一级行政体制变为实一级行政体制的事实。展现了唐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探索和实践,既是为了达到了解唐代行政制度史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对当今地方行政体制度的借鉴作用。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唐代以前的道,通过对各个朝代道的使用、沿革、变化的叙述,使读者对唐代以前的道的历史沿革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唐代道制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唐代军事上的道的演变。唐代军事上的道大体经历了防御型制、行台省制、都督府制、节度使制几个阶段。 第三部分分析了唐代监察上的道的演变。唐代监察上的道的演变经历了传统巡察制、贞观十道制、十道分巡制、二十四都督府制、开元十五道制。 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唐代道制功能上的变化。监察上的道逐步向行政上的道转化,并且军事上的道又与行政上的道合一。此时,道由虚一级行政体制过渡到了实一级行政体制。 第五部分分析了唐代道的演变的意义,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求对唐代政治制度史加强理解,同时,以求对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唐代 道制 演变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2;D691
【目录】:
- 内容提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一 唐代道制的溯源10-12
- 二 唐代军事上的道12-18
- (一) 防御型制12-13
- (二) 行台省制13-14
- (三) 都督府制14-15
- (四) 节度使制15-18
- 三 唐代监察上的道18-22
- (一) 传统巡察制18
- (二) 贞观十道制18-19
- (三) 分道巡察制19-20
- (四) 二十四都督府制20-21
- (五) 开元十五道制21-22
- 四 唐代道制功能的变化22-28
- (一) 监察制向行政制转化22-25
- (二) 军事制与行政制合一25-28
- (三) 道的行政职能28
- 五 唐代道制的的意义及评价28-31
- 结语31-32
- 参考书目32-35
- 后记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腾;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述论[J];殷都学刊;1993年03期
2 郭声波;“岷江西山九州”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五)[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02期
3 刘岩;旧中国最大的官僚私邸——阎锡山旧居[J];中国地产市场;2005年09期
4 杜文玉;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荆德新;论云南军都督府[J];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6 艾冲;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7 樊文礼;唐贞观四年设置突厥羁縻府州考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03期
8 李方;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政府的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2期
9 薛宗正;唐四镇都督府的建置[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03期
10 廖大伟;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述论[J];史林;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育民;;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2 谭其骧;;郭著《李白与杜甫》地理正误[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3 李可;;论云南护国军政府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4 王仲荦;;敦煌石室出《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王长启;高曼;;西安出土唐代金银铤[A];西安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马驰;;李光弼生父生母考[A];唐史论丛(第六辑)[C];1995年
7 樊文礼;;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8 王雄;;明朝的蒙古族世家[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9 刘安志;;唐代龟兹白寺城初考[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10 李必忠;;安西四镇考辨[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先林;“七族共和”:云南军都督府对“五族共和”的丰富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刘瑞;唐“褒州都督府之印”、“硖州之印”封泥考[N];中国文物报;2004年
3 盖晓冬;四川都督府证章[N];中国商报;2007年
4 禾言;“都督府”里的张贤亮[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王树连;隋唐疆域的拓展[N];中国测绘报;2006年
6 黄叶沱;五百年古街——东坂后街(下)[N];闽南日报;2008年
7 蔺茂奎;唐朝在塔城区境的建置[N];塔城日报;2010年
8 吴浩军;评《修编金塔方志》[N];酒泉日报;2006年
9 湖北日报记者 张云宽 实习生 杨夏;把首义品牌擦得更亮[N];湖北日报;2005年
10 崔若林;多少楼台烟雨中[N];九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卿;唐代营州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青松;南宋军事领导体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世丽;安北单于都护府与唐代北部边疆民族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5 吴蕴慧;《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嶀释,
本文编号:875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7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