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侗族田赋实征册考释——兼论清代贵州清水江下游的田粮负担与地权分配
本文关键词:新发现的侗族田赋实征册考释——兼论清代贵州清水江下游的田粮负担与地权分配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清水江下游 侗族 田赋实征册 地权分配
【摘要】:侗族田赋实征册是清水江文书中比较少见的文献类型,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通过对该实征册及相关文献的解读,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清初侗族农村田赋税率较低,但清代中期以后,受军粮采买和义仓捐谷制度的影响,侗族农村的田粮负担逐步加重,至清末达到顶峰。其二,侗族地区的地权分配相对平均,极少大土地占有者,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清代中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侗族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绝对贫困人口成为主体,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编辑部;凯里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清代 清水江下游 侗族 田赋实征册 地权分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锦屏文书数据库建设与村寨原地保护模式研究”(11BTQ1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锦屏文书计量史学研究”(09XJC770003) 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贵州侗族村落清代鱼鳞册研究”(JD2013248)
【分类号】:F329;K249
【正文快照】: *田赋实征册又称编审册、征收册等,其特征是以户名为顺序,将土地归户登记,明晰每户的田产数量及田税。当代研究明清田册的代表学者主要有栾成显、赵冈、章有义等1。其研究之田册文本资料主要来源于徽州、长江三角洲、福建兰溪县以及山陕等地。而华南及西南的明清田册类文献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栾成显;;明代黄册归户底籍二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栾成显;徽州鱼鳞图册文书的遗存及其研究价值[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J];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成显;;明代黄册归户底籍二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制度推行与保甲组织编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俞乃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无契土地房屋所有权认定考略[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4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5 刘道胜;;众存产业与明清徽州宗族社会[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6 刘道胜;;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周晓光;;明清徽州民间的众存祀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磊;;明清徽商外向流动对徽州本地的负面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陈瑞,王裕明;南京明城墙砖铭文三题[J];东南文化;2004年01期
10 马跃;;人口增长和土地改革——中国地主阶级为什么消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鑫;;明代前期祁门地方社会与赋役制度——徽州文书残卷《百户三代总图》考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孙华莹;刘道胜;;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佩国;;20世纪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高寿仙;;明代人口数额的再认识[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7 栾成显;;宋元明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明太祖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8 李金铮;;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徐晓光;;黔东南自治州传统林业法规范与时代性变化——苗族、侗族林业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其与国家法律的衔接[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10 姚秀兰;;论传统社会户籍制度与宗族[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邱建立;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鹏;明清浙江赋役里甲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少筠;民国福建永佃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郝正春;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D];山西大学;2011年
10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猛;浅论明朝户部的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沈鹏;明朝前中期流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富营;中国共产党的乡村认知与革命模式的探寻(1921-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晗;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海军;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困境(1945-1949)[D];南京大学;2011年
8 姚伦光;“侗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牛传彪;明代巡洋会哨制度刍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方骏;明代户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新民;;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旨趣与研究发展方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龙泽江;;从清水江文书看清代贵州苗侗地区货币流通中的几个问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栾成显;徽州鱼鳞图册文书的遗存及其研究价值[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马俊起;法币的通货膨胀与国民党政府的外汇政策[J];金融研究;1995年02期
5 曹树基,陈意新;马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6 王丰,李中清;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7 夏维中,王裕明;也论明末清初徽州地区土地丈量与里甲制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J];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9 唐文基;;明代鱼鳞图册始造于洪武元年[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栾成显;;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才茂;李斌;;明清以来汉神信仰在清水江下游的传播及其影响——以天柱苗侗地区为中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875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75805.html